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企业会员第1年

深圳市捷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产品、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开发(不含限制项目);防水连接器、电子产品、塑胶制品、五金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加工;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信息咨询(不含人才中介服务及其他限制项目);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搜索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杨振 蔡小玲
  • 电话:0755-82968170
  • QQ:204054217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制造业新起点:搭载信息技术的硬件革命!
新闻中心
中国制造业新起点:搭载信息技术的硬件革命!
2016-12-2712
       中国制造业在今天很困难,之前的三大优势即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基本上消失了。与此同时,各国中央政府在过去2年里都在加速印钞票,形成了1945年以来最激烈的货币竞赛,光日元就贬值25%。
 
      另外,互联网行业也对实体经济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制造业净利润只有3%-5%,而百度、阿里和腾讯的年增幅都在30%左右。
 
      因此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制造业如何获得新的能力、新的工具和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正站在战略新起点上
 
      传统优势的丧失不是末日,转型中国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三个战略新起点。
 
      首先,互联网已经是我们的基础设施,它无所不在,又非常便宜。如果你问百度、阿里和腾讯什么叫互联网,它们会说,互联网就是连接一切的工具,所以才会有百度竞价排名,天猫竞价排名,因为连接是由它们完成的。
 
      但今天它们面临新挑战,流量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流量为王的互联网经济将会烟消云散,未来最主要的能力还是要把产品做好,而那些互联网巨头都是工具提供者而已。这是一个新起点,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工具革命已经结束。
 
      其次是全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提高生产效率,快速迭代产品,是全球制造业都在想的问题。在美国,奥巴马提出制造业再造计划,日本提出工业复兴计划,德国叫工业4.0,中国叫中国制造2025,很多国家重新把国家战略放到制造业上,是因为信息化革命已近尾声,互联网已经变成了普惠性工具。
 
      第三,消费升级诱发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十三五”期间中国制造业改革的一个核心战略。中国本土市场此前为什么创新不足?因为消费者迷恋“价廉物美”,而不愿意为创新买单,企业家的精力只能放在降低成本和扩大规模上。
 
      这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美国建国以后,全面抄袭英国,直到1894年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时,还在抄袭英国。我们总说日本的工匠精神,其实日本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主要抄袭美国,1970年代中产阶级崛起,才摆脱抄袭。
 
      今天的中国,就像1920年代的美国,1970年代的日本,有1.5亿的中产消费人群。
 
      信息革命和硬件革命驱动变革
 
      企业家老板都说,原来的竞争时代结束了,现在考虑的是能不能创新一种此前全世界都没有的管理模式和商品模式。未来5—10年内一定会出现中国式的管理思想,制造业会出现一批标杆性公司,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购买制造业,中国公司的全球化特征会越来越明显。目前中国在世界五百强的公司是216个,我们算了一下,最晚2018年中国名列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数量会超过美国。
 
      中国企业的管理已经开始模式变革,大规模的集团作战面对不确定性的市场创新,大公司的组织能力已经瓦解。原来从总裁到下面有12级,今天只有三级,彻底扁平化,未来公司不再是金字塔,而是突击队模式,一个突击队去冲击一个行业,开发经典爆品。
 
      同时,我们将参与全球的技术创新。中国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正在参与到技术创新中,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革命性驱动力,一个来自信息领域,互联网革命,大数据、云计算将再重新定义两样东西,一是重新定义渠道,最终工厂生产的产品直接到达消费者,如果库存成本、渠道成本都没有,制造业的利润会成倍增加;二是重新定义消费者,未来的消费者三位一体,既是产品的购买者,也是设计的参与者,同时还是产品的投资者,这是互联网带来的结果。
 
      另一个革命性的驱动力是硬件革命,柔性生产线、机器人、传感器、VR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这些将是工业4.0的标配。没有柔性生产线,消费者关系的改造仅仅是一个概念;没有机器人,定制化生产、劳动效率的提高仅仅是一个概念;没有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就无法挖掘数据,大数据也仅仅是一个概念。
 
      德国有一批非常厉害的隐形冠军,这个词是德国学者赫尔曼·西门提出来的,特点有三个:一是在某个细分行业中全球第一;二是销售额每年一至五亿美元;三是它不为人所知。德国有近三千家“隐形冠军”,德国人认为,未来五年内40%的隐形冠军会消失,因为硬件革命瓦解了它们的制造优势,原来形成的能力、模具和机床都会被淘汰,这就是硬件革命的威力。
 
      未来,我们必须具备什么能力
 
      为了成为笑到最后的人,我们还能够在这里,就必须要形成一些能力。
 
      首先生产线要形成柔性能力,在研发上要实现单点突破的爆品能力,在营销上我们要学会运用大数据,在价格上摆脱成本定价模式。我们必须让自己的企业尽快证券化,未来的世界就是证券化的世界。
 
      一个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来自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来自于产业部分,生产和销售,另外一个能力来自资本化的能力,把产品形成的产业预期证券化,通过市盈率变成资本能力,通过资本能力变成产业化扩大的驱动力。具备这样的驱动力,才能当中国制造的推动者和先进者,我们一定不能把后背留给资本,我们要去拥抱资本。
 
      今天的中国,让自己的企业证券化的渠道已经非常广泛了。在过去的3年,中国所有的产业变化最大的不是互联网行业,而是中国的金融行业,企业可以发债、发基金,可以直接融资,可以并购,有很多方式可以实现企业证券化,尽快拿到现金,把现金变成制造企业的能力,不断往前走。
 
      试想,如果企业扩张到海外,难道完全靠自己出资吗?那就太傻了,拿谁的钱?拿并购基金的钱,拿投资人的钱。对中国的制造业来说,资本运作能力就是企业的翅膀。
 
      那么今后中国制造真正的优势在哪里呢?有三点:
 
      第一,互联网工具。互联网是一次基因再造,改造我们跟消费者的关系,改造我们的生产线,改造我们几乎所有的能力。
 
      第二,工匠精神。互联网的能力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生产基础上,德鲁克讲过,商业的本质是你做一双皮鞋卖给那个消费者,那个消费者穿这个鞋子在脚上很舒服。
 
      第三,积木式创新。开放我们的创新平台,成为全球产业变革中的一部分。
 
      尼采有句名言“上帝死了”,意思是这个世界原有的结构体系、哲学体系,瞬间瓦解。当上帝死后,世界重新建构,一切坚硬的都将烟消云散,我们过往所有的成绩,过往所有的优势统统归零。那些曾经看似要消灭我们的东西,在未来将让我们变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