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徐州青枣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阀门研发、销售,五金交电、水暖器材、建材、日用品、家用电器销售,龙头及配件组...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多元化趋势
新闻中心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多元化趋势
发布时间:2017-01-06        浏览次数:24        返回列表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灌溉技术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滴灌或成微灌发展主方向

      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土资源不匹配,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61%,但水资源量仅占19%。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灌溉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截至2013年底,全国灌溉面积10.42亿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9.52亿亩;截至2013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4.07亿亩,其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1.11亿亩、喷灌0.45亿亩、微灌0.58亿亩,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3。

      未来,滴灌可能成为微灌发展主方向,滴灌面积还会稳步上升。主要区域会集中在西北、东北和西南等大田作物区。渠道防渗在全国得到广泛的推广,但高效节水灌溉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北方地区节水灌溉面积2.67亿亩,占总面积的65.6%。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2亿亩,占全国的90%。以滴灌为主的微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管道输水灌溉大部分在华北地区,喷灌主要分布在华北及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低压管道输水工程面积占全国的71%,其中河北省占全国的34%。喷灌主要在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北地区喷灌工程面积占全国喷灌工程面积的60.4%,其中黑龙江省占全国的30.3%。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生态脆弱,微灌发展较快,其微灌工程面积占全国微灌工程面积的78.8%,其中,新疆占全国的75.6%。微灌面积大田作物占80.9%、设施农业及林果面积占19.1%。

      节水灌溉技术呈多元化

      近几年,高效节水灌溉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一是节水灌溉技术由单一向综合集成模式转变。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已从单一的技术模式向综合集成模式转变,并且与农业、农机技术结合更加紧密。

      二是喷、微灌等节水技术已呈规模化、区域化推进。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喷微灌技术已由过去分散、小面积应用示范发展为大面积规模化、区域化推广。以滴灌为主的微灌技术已从过去主要用于大棚、果树等小规模的推广应用,演变为应用于大田作物,开始大规模区域化推广应用。如新疆推广棉花等膜下滴灌技术;东北四省(区)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华北井灌区推广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发展面积达到数千万亩,一个以区域优势作物为对象,大规模区域推进情势已经形成。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节水灌溉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节水灌溉规模化区域化推进,节水灌溉发展目标已从过去增产增效、省工省时等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转变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发展目标。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均以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