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北京月星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经济贸易咨询;计算机系统服务;软件开发;计算机技术培训;...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能源互联网万亿市场即将爆发?你们可能想多了
新闻中心
能源互联网万亿市场即将爆发?你们可能想多了
发布时间:2017-06-01        浏览次数:30        返回列表
从概念出现,到后来的热炒,再到形成国家文件,能源互联网无疑经历了一个快速爆发的过程。过去的一年中,不同行业、各路企业、人物、资本加速“入场”,“能源互联网”火透半边天。

这是个强大的能量场!
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砸到了湖里,涟漪一波波荡漾开去;
造成大浪,形成飓风,横扫一切。
它的就是“能源互联网”。
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这个概念的提出,给能源领域的变革也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去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今年3月初,《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联合正式发布。
从概念出现,到后来的热炒,再到形成国家文件,能源互联网无疑经历了一个快速爆发的过程。
过去的一年中,不同行业、各路企业、人物、资本加速“入场”,“能源互联网”火透半边天。
它到底有多热?2015年仅在北京组织召开的相关展会论坛沙龙,就超过500场(次);而关于这一概念的解读也可能超过100种。
也就在今年两会期间,不管你认不认识,至少超过50位两会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提到“能源互联网”,比如:邵宁、刘振亚、李小琳、陈康平、王玉锁、陆启洲、郑坚江、陈爱莲、张天任、邹兵、李朝兴、王抒祥、肖宏江..........
在过去的一年中,各种联盟迅速成立。
2015年3月23日,由一家行业媒体发起的“中国能源互联网联盟成立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在剪彩嘉宾队伍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国防科大信管院院长查亚兵、阳光动力董事长彭小峰、中海阳董事长薛黎明、远景能源董事长张雷等行业大佬的面孔。
2015年6月16日,“中国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联盟”在北京成立。
联盟宣称将为国家电改释放出的能量空间及多种可再生能源耦合互补的能源微网系统建设做基础支撑。据称,此联盟由清华大学、协鑫集团、中民投、中核集团、天合光能、双登集团、正泰集团等知名机构和企业共同倡导成立。
2016年1月29日,“中关村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联盟”在北京成立。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北京市延庆区区长等出席会议。据称,该联盟成立的宗旨是积极参与"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以智能电网技术为支撑,通过能源领域的“四个革命”,推动合作共赢。
与“联盟”相伴,各种研究中心也陆续“生根”。
去年4月24日,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成立。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中国电科院周孝信院士、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北京市海淀区书记隋振江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2015年10月,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表示整合校内外能源领域的优势科研力量,对能源互联网未来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将为推动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首个家级能源互联网示范区也随之而来:
11月7日下午,在苏州举办的首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之‘能源互联网与区域发展’论坛”会上,协鑫集团与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电网、中国电信等单位分别签署《创建国家级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合作协议》以及《能源信息企业战略合作》。由此揭开国家级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合作篇章。
对善于讲故事的资本市场而言,寻找和发现股市下一个“风口”永远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热点。
而过去一年股市最大的风口之一,当然少不了“互联网+能源”。
2015年3月,电改文件下发预期、“互联网+”名词的提出、“中国制造2025”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热潮能源互联网概念正逢其时,券商以及研究机构也开始加入到能源互联网概念的炒作阵营。
3月份,海通证券、齐鲁证券、安信证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持续吹风能源互联网概念,《能源互联网风起云涌》、《能源互联网:2015年系列报告》等大量报告先后出炉。
梳理上市公司公告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升温以及新电改的逐步深入,协鑫集团、远景能源、智光电气、国电南瑞、正泰电器、积成电子、国电南瑞、四方股份、许继电气、科陆电子、阳光电源等大量上市公司都开始围绕“能源互联网+”谋篇布局。
有些许出乎意料的是,除了民资和外资,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不少能源央企也开始能源互联网投入真金白银,积极布局。比如国家电网公司及其董事长刘振亚全力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这已是众所周知。
能源互联网蕴含的商业价值和广阔的投资机会,也吸引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最新的消息是,3月10日,中石油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而去年此时,百度CEO李彦宏曾对外表示,百度正在持续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的项目。
能源互联网如此诱人,那么它的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
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预计,到2050年初步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时,累计投资将超过50万亿美元;形成若干个万亿级投资板块。
埃森哲公司的研究报告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的总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7%。
安信证券分析,目前我国用户端电力销售的金额大约2.5万亿元,加上建设投资,可以估计能源互联网的市场至少在5万亿以上。
不过,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可谓仅仅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华夏能源网在过去一年中采访了不少涉及“能源互联网”的企业,他们有个共同观点:现在的能源互联网市场远远谈不上竞争,也远远谈不上商业化。要真成气候,几乎要等到8—10年之后。
埃森哲的报告认为,中国的能源互联网演化将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能源生产商与输配服务提供商仍然主导市场。
第二阶段:需求侧管理将成为将成为坚实的业务增长支柱。
第三阶段:家庭和工商业“能源产消合一者”加速涌现,分布式能源能够在骨干网络即插即用。
第四阶段:中国的低碳能源结构将逐渐形成,单位GDP能耗降至后工业化发达国家水平。
从目前来看,不管是企业,还是政策层面,都意识到了发展能源互联网的“道阻且长”。
三部委最新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未来十年的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
第一个阶段为2016年-2018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作,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项目。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能源互联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立能源互联网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一批重点技术规范和标准。催生一批能源金融、第三方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态。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兴市场主体。探索一批可持续、可推广的发展模式。积累一批重要的改革试点经验。
第二阶段为2019-2025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建成较为完善的能源互联网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及标准体系并推动实现国际化,引领世界能源互联网发展。
短期而言,能源互联网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1、市场政策还需进一步健全
2、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仍需提升
3、投融资渠道亟需引向创新
4、企业的观念和能力尚未准备就绪
而长期来看,如协鑫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共山所言,发展能源互联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伟大梦想,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包括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可谓任重道远。
虽然目前国家政策力推,不少企业也在布局,但显然还存在“话说得多,钱投得少;吹牛的多,干事的少;炒作的多,落地的少”的现象。
所以也有行业人士呼吁投资者警惕“互联网+”的泡沫化炒作。
有观点认为,当前就资本市场来看,“互联网+”的概念股票已进入到一个高估值、高风险阶段,股票不分质的泡沫已经形成。”面对“互联网+能源”概念的炒作、市场上形成的泡沫化风险需要投资者谨慎。
就是那句老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