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驳“雾霾真相—一个环保公务员深度万字剖析” 环保部首次作回应

   2016-02-26 绿政公署2790
核心提示: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直排、偷排?一篇长达17000字的网帖《雾霾的真相》近期在网上盛传,帖子称,雾霾的主要原因并非不合理的能源、产业结

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直排、偷排?一篇长达17000字的网帖《雾霾的真相》近期在网上盛传,帖子称,雾霾的主要原因并非不合理的能源、产业结构,而是因为环境监管体制存在各种漏洞,企业为节省成本直排、偷排所致。

2月24日,环保部宣教中心就此回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雾霾问题的分析和治理,需要全面、系统的数据支持,不能主观臆断。

环保部宣教中心回应称,雾霾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病、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病、无序扩张的城市病以及一些地方政府、企业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薄弱等问题的综合反映。中国能源和产业结构以及布局,导致大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加上不利的气象条件,使雾霾的产生成为高概率事件。

2月17日,网帖《雾霾的真相》出现在天涯社区等论坛上。帖子称,雾霾肆虐的主要原因并非人们常听说的能源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而是因环境监管体制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企业为节省成本直排、偷排,导致大气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比理论排放量高出几十倍,大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所致。

网帖作者“蓝天白云终可期”自称为东部某市一位基层环保公务员,大学就读环境专业,在环保系统的各个岗位都待过。出于各种顾虑,他不愿意在公开媒体中暴露自己的名字。

他告诉澎湃新闻,之所以写这篇帖子,“并没有任何私心”,“作为一个底层的普通公务员,我要对得起这份工资”。

他在帖文中列举了雾霾的各种认识“误区”、分析了几种致霾的原因、列举了企业直排和偷排的各种手段,包括环保部门监管的各种困境和种种潜规则。

不少环境领域的专家也注意到这篇帖子。广东省环保厅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澎湃新闻,监管不到位会使环境监测信息不真实是事实,偷排、漏排确是整个工业链污染的重要因素,但不可能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因素。

环保部宣教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同等气象条件下,若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一定会与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减少有关;相反,若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同比增加,而空气质量还有小幅改善,更说明减排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功不可没。

环保部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中,2015年与2013年相比,PM2.5平均浓度下降23.6%。2015年,全国338个城市PM10平均浓度比2014年下降7.4%,比2013年下降了9.3%。

上述回应承认,中国存在环境执法力量弱、执法能力差、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但2014年开始实施新环保法以来,按日计罚、环保约谈等制度逐步完善,强化了环境执法力度。

对于网帖中提到的企业偷排现象,环保部宣教中心的回应中写道,我国的环境监管机制在相当程度上对企业偷排、漏排形成了制约。并以燃煤电厂脱硫系统为例称,有3套程序决定了电厂脱硫设施的连续运行:一是脱硫工艺不允许擅自停运治污设施;二是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简称CEMS)提供保障;三是分布式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