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王一鸣:地方PPP项目实际落地较少 多为国企在参与

   2016-03-20 中国经济网 1870
核心提示:3月19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分会场建设国际化宜居城市上表示,中国依然面临城市基础设施的

3月19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分会场“建设国际化宜居城市”上表示,中国依然面临城市基础设施的缺口,地方政府在实施PPP项目时,因为PPP项目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建设、知识储备、人才积累都还跟不上要求。此外地方政府有非常高的积极性,但实际项目落地较少,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多为国企和国有资本在参与。

王一鸣介绍,中国城镇化或城市化是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所以城市的基础建设也是城市发展史上史无前例的。去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6%,刚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对于中国,已经是非常快的达到了这样的水平。

目前我国依然面临城市基础设施的缺口,所以最近一个时期,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引入PPP模式的力度。加大引入PPP模式力度后,主要有四种积极作用。第一,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前政府是直接提供者,效率不是很高。现在跟社会资本合作,政府的角色转化成监管者,对政府职能转变应该说起很大的作用。第二,对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弥补了城镇基础设施的融资的缺口,根据国家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城镇化率要达到60%,按此推算,每年基础设动态融资缺口要超过一万亿,引进社会资本有利于缓解这个缺口。第四,引入PPP模式是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个重要的措施。

王一鸣认为,目前地方政府在实施PPP项目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有非常高的积极性,但实际落地比较少。根据去年做的评估,落地项目不是很多,本来PPP项目引入民营资本,但现在参与这种合作方式的就更多的是国有企业或者说国有资本。

因为PPP项目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地方政府在实施PPP项目时,能力建设、知识储备、人才积累似乎都还跟不上要求。首先,由于PPP的模式,如何提高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是一个问题,比如收益率现在一般给出的是6%到8%,如果引入民营资本,市场融资成本都要达到这个水平,融资成本比较高,所以参与这个项目就没有了积极性。第二, PPP是全生命周期,20年、30年,30、40年间政府总在换,民营资本比较担心的是,和政府签了一个合约,市长换了后,还能算数吗?同时还有一些法律法规上的问题值得探索。第三,第三方中介机构目前很多,但是但是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

王一鸣表示,为了要推进PPP模式,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下一步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定价机制,给予一定激励政策,政府信用要建立一个约束机制,签了合约,一定要履行,不因它是全生命周期而改变。此外,地方政府要提高专业能力,包括项目的筹划、监管和绩效评估这方面能力建设。同时在法规上,还需进一步完善,使得PPP最好能有一个上位法,因为有的法规在条规解释上还不完全一致。也需要更多创新,为项目公司提供更好的、全周期的金融服务方案。

此外,王一鸣认为合理管理PPP风险,完善信息公开、透明等管理工作,都是政府下一步需要去的。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