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让全球感受到中国的无线“特斯拉”

2016-05-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0
[ 导读 ]:车辆安装了无线接收装置,只要沿着指定位置行驶,就能进行自动识别,并为车载电池充电。南方电网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祝文姬博士用4年

“车辆安装了无线接收装置,只要沿着指定位置行驶,就能进行自动识别,并为车载电池充电。”南方电网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祝文姬博士用4年时间,率领科研团队开创全球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新时代。

目前,广西电网公司“面向智能电网的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已通过验收,该项目建成国内首条为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的车道,通过无线传能的方式为车辆提供电能,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奠定理论基础。

近日,记者在南方电网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试验基地看到,一条用隔离栏分隔开并贴有黄色胶条的车道引人注目。工作人员揭开车道下一段段的井盖,10多厘米宽的红色能量发射装置便露出来。一辆经过简单改装的小型电车在车道上缓缓驶来,这辆车的电能不但不会损耗,而是在行驶中持续增加。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动汽车和有线充电桩已经问世并逐步推广使用。但这种充电方式需要使用充电电缆连接充电机和电动汽车,存在操作繁琐、可靠性与安全性差等问题。

祝文姬介绍,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技术使用方便,有无线供电车道导轨即可充电;减少了车载电池,成本低;续航能力强;车载电池要求低,仅作无导轨时备用;环境适应能力强,在雨雪天气等潮湿环境也可正常使用。

电动汽车无线供电车道目前提供的最大功率为30千瓦,为总电池容量24千瓦小时的电动汽车充电,充满电所需时间不足1小时,续航里程达100公里。

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技术是一项前沿的科学技术,可以借鉴的知识有限,研究过程也不断遇到许多新的问题。“为此,我常常要查阅国内外各种资料,有很多都是全英文的。然后做理论推导、仿真以及做大量的实验。”祝文姬说。

祝文姬表示,电科院的老专家们始终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电网涉及千家万户,电力科研最终是要面向千家万户的,我们必须强化这种"直面终端"的意识。”

这种薪火相传的科研精神对祝文姬产生巨大影响。2013年项目原计划结题时,祝文姬发现,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技术要解决的前沿问题越来越多,电能转换效率还有潜力可挖。经过一番努力,科研团队成功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将电能转换效率由75%提高到了85%,使得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科研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研究中哪怕是遇到了一点点问题,都得从头再来,每一个关键点都不能马虎。”对待科研工作,年轻的祝文姬像一个久经考验的老工匠,对自己的作品总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有着近乎严苛的态度。

对科研孜孜不倦探索的祝文姬,不但成功攻克了电动汽车无线供电充电技术,还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1件、实用新型专利40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