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两岸专家相聚西南交大 共议“海绵城市与生态转型”

2016-05-19    来源:华夏经纬网
0
[ 导读 ]:日前,海绵城市与生态转型2016海峡两岸专家论坛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本次环保论坛是西南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重要学术活动之一,围绕海绵城市与

日前,“海绵城市与生态转型”2016海峡两岸专家论坛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

本次环保论坛是西南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重要学术活动之一,围绕海绵城市与生态转型的议题,中规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院长张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海龙,以及台湾大学水利专家李鸿源、台湾成功大学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姚昭智,台湾大学园艺景观系教授吴思节、李孟颖,台湾大学水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邱昱嘉等多名专家学者以主体演讲的形式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论坛现场。

目前,“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和城市雨洪灾害”等问题在全世界广泛存在,同时,极端气候也成为常态化的威胁,“海绵城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让城市实现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在以“气候变迁应因与调试”为题的主旨演讲中,李鸿源教授以当今世界两大难题——气候变化和都市治理为切入点,以大量的图表展示了在“极端气候变成常态”的趋势下,曾经的工程导向已不能完全解决环境日益恶化带来的问题,而“都市设计”成为目前可持续发展探索的方向。他介绍了建立综合资料库、绘制整体风险地图、鼓励民众参与式决策、开发低冲击开发设施、构建跨校联合防灾系统等经验做法,强调要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的合作,“用都市设计概念解决都市防灾问题”。

台湾成功大学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姚昭智表示,“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台湾被叫做“低侵入开发模式”,目前在防水建筑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较为成熟。在主题演讲中,台湾专家还表示,当地对开发商有严格要求,要求他们开发一块土地时,要将每一滴水留在原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海龙也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认为,海绵城市本身可能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术语,但是需要有严格、全面或深入的科学支持,比如包括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给排水,还包括公共政策的参与。他强调,在面对海绵城市建设时,同一个问题,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思考,需要深入探讨,这需要多学科敞开门户,公平、公开,用开放性思维来建设及进行相互交流和合作。

论坛还举行了客座教授聘任仪式,西南交通大学总会计师张兵为李鸿源、姚昭智、李孟颖、张全、刘海龙等受聘教授颁发证书。李鸿源教授代表受聘的客座教授表示感谢,他谈到,“此次受聘意味着海峡两岸专家在土木工程、城乡设计、海绵城市等领域将共同开启更广泛的合作空间,我一定尽我所能,和同仁们一道为打造完全不一样的城市而努力。”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行,促进了海峡两岸学术和文化交流,凸显西南交大在城乡建设科技发展领域的重要地位,是学校大力投入包括“海绵城市与生态转型”等在内的城乡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科技创新,主动参与跨区域跨学科合作,构建高水平创新型社会服务平台的积极实践。

客座教授聘任仪式

李鸿源教授作题为“气候变迁应因与调试”的主旨演讲

姚昭智教授作题为“海绵城市建筑保水的技术与规范”的主旨演讲

刘海龙教授作题为“景观水文——一个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性视角”的主旨演讲。

 
关键词: 城市 生态 转型 两岸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