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中科集团环保产业发展之路

2014-08-19    来源:新华网
0
[ 导读 ]:近年来,我国城市垃圾问题日益突出,随意堆放的垃圾严重污染了大气、水和土壤,成为城市发展的“毒瘤”。中国科学院所属的高科技企业集团中科实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环保产业实践,有效推动解决“垃圾围城”的状况,并使垃圾“变废为宝”。
近年来,我国城市垃圾问题日益突出,随意堆放的垃圾严重污染了大气、水和土壤,成为城市发展的“毒瘤”。中国科学院所属的高科技企业集团中科实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环保产业实践,有效推动解决“垃圾围城”的状况,并使垃圾“变废为宝”。

上世纪末,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中科院前瞻性地部署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的研究课题。2000年,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完成了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储备。

“中科集团从成立起就承担着中科院科研成果转化的任务。当时,我们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为主线,将生活垃圾处置技术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走上了发展环保产业的道路。”中科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张国宏说。

自2001年起,中科集团已经在这条绿色产业之路上行进了13年,在浙江镇海、浙江慈溪、山西汾阳、四川绵阳、广西防城港、山西晋城等地投资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及其他环保产业项目有的已经顺利运营,有的正在建设或项目前期准备中,为当地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以浙江慈溪为例,集团旗下的慈溪中科众茂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承接了慈溪市所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任务,设计日处理垃圾能力达2000吨,年发电量2.16亿度,年减排温室气体20万吨,累计处理生活垃圾247万吨,节约因垃圾填埋处理消耗土地约1500亩,并利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进行热电联产,真正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十多年来,技术创新始终是中科集团企业转型和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应用初期,由于生活垃圾热值较低,焚烧炉辅助燃料消耗较大。随着生活垃圾中可燃包装物等增多,热值不断提升,辅助燃料的需求减少。为此,中科集团组织技术攻关,通过对焚烧炉结构优化、系统改进和精心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大幅度降低了辅助燃料的消耗量,同时减小了锅炉腐蚀、积灰和磨损,提高了运行稳定性,极大地提升了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依托中科院是我们的特色。”集团副总裁沈波说,集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使环保产业发展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就是从“有什么就用什么”,到根据市场需求定下一个战略目标,根据这个目标整合技术和科研成果。

牵头“九五”攻关课题“城市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及综合利用”,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焚烧阻滞二恶英产生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中科集团一直坚持投入大量研发经费,结合环保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中科院研究所、大学共建技术研发平台,通过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等模式,促进中科院各研究所的技术成果真正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在不断改进自有技术的同时,中科集团还积极开展新技术的研发,做好技术储备。集团和国内厂商合作,开展提高余热锅炉参数的研究工作,将原工艺参数的主蒸汽温度由400℃提升至450℃,这项技术可使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效率显著提高,目前已在中科集团的在建项目中应用。

“早期我们做垃圾焚烧项目,只是提供技术和工程设计,现在已经转变到提供技术集成,为当地政府制定一个一揽子的集成化解决垃圾等固体废物的方案,从单一项目到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集团副总裁方建华说。

张国宏说,“依托中科院强大的科研力量,我们将不断提升产品服务、技术、资本‘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战略落地实施、运营标准化、人力资源‘三轮驱动’的基础支撑体系,让创新真正成为企业的内生动力,为我国环保事业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环保 产业发展 中科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