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搬进新家空调都不用买了 探访临沂节能建筑

2016-06-21    来源:IT168网
0
[ 导读 ]:北城新区三和里社区利用地源热能供热制冷6月12日至18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节能领跑绿色发展。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

北城新区三和里社区利用地源热能供热制冷

北城新区三和里社区利用地源热能供热制冷

6月12日至18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节能领跑绿色发展”。

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能耗。17日,记者探访市区部分建筑节能项目,感受了节能技术给居民带来的节能与舒适。

楼房穿“棉袄”,一夏天省近百度电“多亏了两年前小区进行了节能改造,现在家里冬暖夏凉,真是太好了!”说起小区节能改造,家住解放路八一小区7号楼的曹大爷赞不绝口。

曹大爷告诉记者,他住的小区是2001年建成的,如今已经有十几年了。“以前一到冬天供暖效果不理想,大家就找物业讨说法。自从2014年供暖之前改造完成后,我家冬天的室温能维持在23℃左右。”

“不仅冬天暖和了,夏天呆在家里也不觉得那么热了。夏天开空调的次数也少了,一个夏天能省近百度电。”曹大爷说,改造的时候还给窗子加了一层玻璃,隔音效果好,还能防尘、防雾霾,提高了住房品质。

记者了解到,该小区共有500多户居民受益于小区节能改造。据改造施工项目负责人朱庆京介绍,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增加了厚度达5厘米的外墙保温层,相当于给楼体穿上了“棉袄”,使冬季室温提高了3至5℃。同时,由原来的单层窗改造为双层窗,也起到保暖隔热的效果。此外,还在居民家中安装了温度调控阀和热计量表,让居民对采暖花销一目了然。

地源热泵技术实现节能省钱

在既有小区进行节能改造的同时,新建小区则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北城新区的三和里社区就是采用土壤源热能,实现了冬暖夏凉的效果。

据介绍,地源热泵技术,就是利用了冬季地下温度高于地上温度、夏季地下温度低于地上温度的特点。通过U型管内的水,冬季将土壤中的热量“取”出来用于室内供暖,夏季将建筑物内的热量“取”出来转移到土壤中实现制冷。 利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制冷供热,效果如何呢?家住齐鲁园小区69号楼的李公军告诉记者,冬天家里的室温在23℃左右,夏天室温控制在22℃左右就很舒服。

制冷供热设备一年运行两个周期,分别是夏季6月6日至9月6日制冷期和冬季供热期。李公军算了一笔账:以前一到夏天空调经常连轴转,每个月的电费最少四五百块钱,整个夏天算起来也要将近2000块钱。现在搬到新家后夏天能省1000多块钱。“关键是连空调都不用买了,又省了好几万块钱。”他说。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向建筑物供热的时候,约75%的热量来源于地下的自然热源,比燃料锅炉直接供热可节省一次性能源50%,运行费用为燃料锅炉的50%。”临沂市绿源地热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孙自信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或者偏远小区,利用地源能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补充。

绿色建筑打造生态商务城市综合体

城市商业综合体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建筑的高能耗、高运营成本。17日,记者来到北城新区临沂鲁商中心,发现节能无处不在。据介绍,早在项目启动过程中就开始组织绿色建筑资料整理及评审工作,目前该项目获得首批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

“我们在设计之初就非常重视节能,聘请实力雄厚的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引进"生态商务办公"理念,目前来看效果不错。”鲁商中心项目总经理王新团表示。

“我们采用夏季水蓄冷的电制冷方案,冬季水蓄热的电制热方案,利用高效能制冷机组和水泵。”王新团告诉记者,临沂实行峰谷电价政策,因此这个蓄冷和蓄热装置不仅有利于削峰填谷,又可以节省能源运行费用。

节水方面,该项目为达到小区雨洪调蓄及雨水回收利用功能,采用区域内雨水收集利用措施,收集屋面、道路雨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车库冲洗。节材方面,各楼体高强钢筋占使用比例达90%以上,并积极采用新型节能保温材料。

“下一步,我们打算引进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于鲁商中心大型购物中心。”王新团表示。据悉,光伏发电技术项目落地后,该商超将成为临沂首个利用光伏发电的购物中心。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