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未来新趋势,以市场之手推进节能减排

2016-09-21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气候变化问题是外部性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使外部成本内部化,通常有两种手段: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作为发展中国家,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气候变化问题是外部性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使外部成本内部化,通常有两种手段: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难以尽快建立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因此,我国目前的温室气体减排只能主要依赖于行政手段。而温室气体减排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易造成行政手段的失灵,这为我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所以以市场化手段推进节能减排是主要出路。

以市场化手段推进节能减排的主要优点,是能在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实现减排目标。从经济学角度看,市场化手段主要包括价格调节手段、建立排放许可证交易体系等。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一般来说更为有效、灵活,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冲击也较小,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中,各国愈来愈青睐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而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自然就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的主要选择。

一是市场化手段减排有助于实现经济和环境共赢。碳交易市场机制的价格发现功能可实现碳排放权的合理定价,使环境资源成本外部性向企业生产活动内部化转化,并可诱发一系列的低碳经济活动。这将会使我国建立起高效的经济——能源系统,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大幅降低污染物治理费用。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需求与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发展共赢的目的。

二是市场化手段减排有助于促进碳金融的发展。碳交易市场机制下的碳排放权具有商品属性,其价格信号功能引导经济主体把碳排放成本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碳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和碳货币化程度的提高,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企业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碳资产管理将促进经济发展的碳成本向碳收益转化。建立碳交易市场,将带动形成以碳排放权为锚的碳货币等碳金融工具的发展,以及形成包括以直接投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

三是市场化手段减排有助于促进低碳技术转移。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碳排放边际成本较低的排污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或成本优势转让或储存剩余的排污权,碳排放边际成本较高的企业则可以通过购买来获得环境容量资源的使用权。购买行为本身既包含实际减排额度的转让,也包含低碳技术的交易。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污染治理的最终任务必将落在减排成本最低的企业或专业化的减排企业上,这将大大促进包括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油气资源和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汽车节能技术等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环保市场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