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

2016-12-15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北京12月7日(徐朋)淮北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安徽的北大门,也是全国闻名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面积2741平方公里,人口220万。近年来,淮北

北京12月7日(徐朋)淮北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安徽的北大门,也是全国闻名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面积2741平方公里,人口220万。近年来,淮北深入打造智慧之城、生态之城,在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2013年,淮北就被住建部列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智慧技术在各领域深度融合,同年,淮北成功争创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淮北转型崛起提供了强大动力,加速了煤炭黑金城市向生态绿金城市的华丽转身。

中共淮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晓武

在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淮北市委、市政府在背后的积极推动功不可没。在11月26日举行的以“探寻产业机遇·建设品质城市”为主题的“2016中国城市大会”上,中共淮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晓武在演讲中介绍了淮北在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

四方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首先,注重高位推进,优化顶层设计。黄晓武介绍,淮北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坚持先谋而后动,加强研究论证,高标准规划设计。淮北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智慧城市和社会管理信息化领导小组,强力督促推进;加强与国家信息中心等有关部门的高层对接,建立战略合作和业务指导关系,在其指导下完成新型智慧城市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推动城市各类规划与智慧城市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其次,淮北坚持创新引领,推进市场运作,培育活力迸发的智慧产业。据了解,淮北引进华为、科大讯飞、北大方正等行业领军企业,在基础设施、数据集中、信息产业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设立智慧城市产业基金,在全国首创以PPP方式,分三期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全市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一批各具特色智慧应用取得突破,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下一步,淮北还将大胆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创新,积极争创“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努力打造全国样板。

黄晓武说,淮北借助国家级智库,谋划打造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国家创新驱动试验区,加快招商带动、创新驱动,重点培育电子信息、互联网经济等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产业。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引进金龙电子等龙头企业,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增长57.5%。在互联网经济方面,淮北涌现了一批本土电子商务平台,淘宝、京东“淮北馆”及阿里巴巴“村淘”上线运营,淮北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销售迈入电商时代,今年“双十一”当天,淮北线上交易额实现增长56.7%。着力打造智慧企业。深化“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作,推进企业信息化深入运用,全市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近30家,2015年全市1210家“四上”企业采用信息化管理的达97.8%。倾力培育智慧人才。黄晓武说,今后,淮北还将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进一步筑牢智慧产业发展基石。

第三,建设高效透明的智慧政务。黄晓武指出,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发展智慧政务,以更聪明的“大脑”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安徽唯一的市县镇三级公务员一体化公务网,760多家单位、近万用户同网办公;政府门户网站办公自动化、政务公开、投诉咨询等功能整体跃升,在国内同类城市名列前茅。推动权力透明运行。建立市县镇三级政府权责清单体系,在安徽率先全面启用政府权力清单网上运行平台,将市县镇13168项涉权事项全部上网运行;在全国率先完成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与政府权力网上运行平台系统的有效对接,年内还将完成全方位公共服务清单和全口径中介服务清单,权力运行更透明。推动治理水平提升。建成覆盖全域的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和基本覆盖全域的全天候监控网络,推进公安、民政等40多个部门数据共享,总量达3.84亿条。随着智慧公安和智慧城管的建成运行,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效率还将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淮北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共享原则,在市行政中心周边集中改建新建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房地产交易及不动产登记、信访接待等五大便民利企服务中心,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延伸到全市174个社区、276个行政村,下沉231项具体事项,总数居全省首位,真正将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

第四,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应用的开发推广。据悉,淮北基本建成立体化现代通信网络,村村通光缆覆盖率达100%,城区宽带接入能力达100M,全市宽带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55%、45%。汇总60多类网络服务项目,开发“爱淮北”智慧APP,预约挂号、缴费订票、家政公益、衣食住行、游购娱乐等,一部手机统统“搞定”。淮北正在建设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无线城市等特色项目,将让全市人民更好地共享指尖上的智慧生活。

煤炭黑金城市向生态绿金城市转型

据介绍,近年来,淮北在加快转型崛起进程中,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金理念,依托三山六湖九河自然禀赋,借助打造海绵城市契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生态有机体,开创煤炭黑金城市向生态绿金城市转型新局面。

首先,做优“城”文章,着力造绿心。城市是市民聚居地。淮北注重优化空间布局、改善自然景观,使城市成为淮北版图中的绿色心脏。黄晓武介绍,在这方面,淮北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抓规划引领。编制实施全域空间统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东部新城特色风貌规划,着力打造“城在山中、湖在城中、山水相映、绿带环绕”的立体生态景观,“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城市格局初步显现。制定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项目滚动计划、实施方案及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将海绵城市理念和要求,全面引入老城改造、新城开发之中。目前,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已拟定,淮北正加快开工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第二,抓绿地建设。作为国家园林城市,淮北坚持拆迁建绿、建园添绿、沿路补绿、见缝插绿,不断扩大海绵体面积。近三年,建设城市公园、街头游园28个,完成31条新建道路绿化,改造和新增绿地473公顷,全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3.56%、44.86%和15.21平方米,移步皆是景,远眺满目春,完全颠覆传统煤城“脏乱差”落后形象。

其次,做活“山”文章,着力润绿肺。淮北境内石质山岩石裸露面积达60%,是公认的非宜林荒山。黄晓武表示,淮北克服重重困难,发扬“愚公”精神,使一座座石质荒山披满绿装,增加了城市肺活量。第一,打造“海绵山”。创新“七步造林法”,近20万亩石质山披上绿装,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安徽省授予淮北全省唯一的“石质山造林突出贡献奖”。同时,对山体进行建设和改造,对雨水的蓄渗和综合利用能力不断提升。第二,打造“花果山”。统筹荒山绿化和经济发展,建成总面积约1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5%、开放式公益性的4A级相山风景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接待能力、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仅今年春节、国庆黄金周就接待约90万游客,成为淮北市民后花园和周边游主要目的地。同时,依山而建四季榴园4A、南山3A、龙脊山2A级风景区,大力发展石榴、苹果、葡萄、绿化苗木等经果林产业。特别是石榴种植面积达7.5万亩,年产近10万吨,产值达4亿元,建成全国为数不多的石榴博物馆,连续举办七届石榴文化旅游节,仅本届即签约项目13个、投资总额52亿元,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连续两年进行专题报道,实现改善生态、惠及民生、促进发展的多赢。

第三,做精“水”文章,着力强绿肾。水是城市之魂,也是海绵城市的核心。黄晓武强调,淮北注重还水于自然,在“节水、净水、调水、蓄水、联水”上共同发力,激发城市的肾动力。在节水上,通过实行阶梯水价、推进中水回用等举措,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为全国示范区。在净水上,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8条黑臭水体河沟进行综合整治,并在其两侧建设高标准带状公园,促使城区水体化污为清、减黑增绿。在调水上,针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世界平均水平1/4、1/16的现状,实施淮水北调及市级配水工程,引淮河水解淮北“渴”。在蓄水上,利用采煤塌陷形成的4000公顷永久性水面(湖泊),实施南湖、中湖等治理工程,增强吸水、蓄水等生态调节功能,使之成为平时休闲、旱时供水的“湿地花园”。其中南湖成为4A级景区,中湖成为库容3680万立方米平原水库。在联水上,推进河湖联通工程,贯穿联通六个湖泊,打造一批滨河、滨湖公园和景观带,丰富水文景观,增设亲水设施,彰显半城山水半城绿的城市风貌;加快浍河航道清淤整治和南坪船闸港口建设,实现淮北通江达海梦想。

第四、做好“人”文章,着力增绿值。黄晓武指出,建设生态海绵城市,既要靠政府主导,更要广泛发动群众,不断强化群众绿色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提升城市绿色发展品牌价值。淮北持续开展“淮北环保世纪行”、生态环保专题宣传周等活动,营造多方联动的舆论氛围,在全社会充分凝聚环保共识,推动各项生态建设任务落到实处。淮北20多年持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群众综合素养较高,环保理念认同感较强。淮北将借助这一优势,依托3100余支志愿团队、15万注册志愿者,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河道清理等志愿服务,以典型示范带动群众参与,使低碳节能、惜水护绿成为市民自发行为。

多年来持之以恒优化山水生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仅营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更吸引大批企业和人才来淮投资、定居、兴业。在全国煤炭资源型城市普遍遭遇“寒冬”的情况下,淮北反而呈现转型崛起的勃勃生机。特别是近期,淮北通过打造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国家创新驱动试验区,积极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大科技等绿金产业版块,力求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利用、黑金城市绿金发展”。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