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节能减负,中国航天器即将迈入“电推进时代”

2017-02-13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国产霍尔电推进器样机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时,并非一帆风顺。中低轨道卫星会受到太空中稀薄的大气、地球磁场以及太阳辐射等的影响,逐渐偏离运行

国产霍尔电推进器样机

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时,并非一帆风顺。中低轨道卫星会受到太空中稀薄的大气、地球磁场以及太阳辐射等的影响,逐渐偏离运行轨道,甚至掉下来;高轨道卫星则会受到星球摄动(由于受到天体的影响在轨道上产生偏差)等影响引起轨道偏离。因此,航天工程师需要给卫星配备轻巧、灵活的“翅膀”——推进系统,来进行位置的保持。

推进系统包括传统的化学推进系统、先进的电推进系统等。传统的推进系统将压缩气体喷出或通过化学燃烧加热燃烧产物喷出产生反冲推力,从而将卫星“推回”预定轨道。

虽然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干扰力很小,但时间一长,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为了让卫星始终保持在预定轨道,其推进系统需要携带大量推进剂,使得卫星变得非常笨重。要将笨重的卫星运送到太空中,火箭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

有没有办法给卫星“瘦身”呢?当然有,那就是安装高比冲的离子电推进系统。电推进系统消耗电能加热电离推进剂并加速喷出产生推力,虽然它的推力很小,只有几十到几百毫牛,但是它的比冲很高。

比冲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定义为单位推进剂的量所产生的冲量,比冲越高,代表纠正轨道所消耗的推进剂越少。

电推进的比冲是传统推进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离子电推进系统的比冲相比传统化学推进系统更是要高至少一个量级。

配备了这种先进推进系统的卫星需要携带的推进剂大大减少。例如,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生产的Ka频段通信卫星,如果使用化学推进,整个卫星包括燃料的重量将达到7000千克;而使用电推进,卫星的重量将会降低到4100千克,“瘦身”效果十分明显。目前,高比冲、微小推力的离子电推进系统越来越多地被用在了执行卫星轨道南北位置保持、轨道维持等任务。

电推进具有推力小、比冲高、寿命长等优点,代表了未来推进技术的发展方向,世界各国的航天机构都在积极进行研发,我国更是走在了前列。

近期,由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LHT—100自励磁霍尔电推进系统搭载实践十七号卫星完成在轨试验,标志着该所成为国际唯一一家同时开展离子电推进和霍尔电推进系统产品研制及在轨飞行试验应用的单位,为后续我国在新型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科学试验卫星等卫星上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没有推进系统,卫星将不能在太空稳定飞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推进系统就是卫星的“翅膀”。诸如离子电推进系统、霍尔电推进系统和微小功率及高功率电推进系统等先进技术,如同一双双轻灵的“薄翼”,让宇航探索事业展翅翱翔。

专家称中国航天器

即将迈入“电推进时代”

中国首台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11月1日出现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现场。专家表示,中国航天器即将迈入“电推进时代”。

离子电推进系统被形象称为“电火箭”。相比以往航天器用燃烧化学燃料排出炽热气体的推进方式,离子电推进技术采用的是喷出带电粒子或离子的新方式,能够大幅减少推进剂燃料,并且操控更灵活、定位更精准、推进速度增量更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所长、电推进项目总指挥张伟文说,以往航天任务中,航天器需携带大量燃料,不仅占用空间,还大大增加了自身重量。

他以中国目前通信卫星主要采用的中等容量卫星平台为例,卫星重量达到4.8吨,其中燃料占大部分,需要两个1400升的贮箱来容纳。但如果采用离子电推进系统,可节省80%的燃料,使卫星“瘦身”至1.8吨。

张伟文介绍,510所自主研制的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已具备在轨可靠稳定运行15年以上的能力,计划在2017年上半年搭载发射,实现国内首次电推进系统在轨应用。

综观当前国际电推进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比如美国完成了全电推进平台“波音702SP”的设计,日本“隼鸟”太空探测器和欧洲“智能1号”太空船也对电推进技术进行了空间试验。2015年,飞行了49亿公里的美国“黎明号”探测器抵达谷神星,该探测器装配有离子电推进器。

离子电推进系统不仅实现卫星大容量、长寿命、更经济、更高效,也将影响深空探测活动的进程。

张伟文说,自2014年启动3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以来,现已完成工程样机的研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为转入正式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款系统适用于深空探测主推进任务”。

针对未来应用,510所还已研发1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4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和多级高功率电推进等产品,可满足近地轨道及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 电推进时代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