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加快建设全国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

2014-08-30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紧接01版 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强化金融服务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设全国重要的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使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成为我省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
紧接01版 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强化金融服务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设全国重要的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使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成为我省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

一要准确对接市场需求,进一步突出优势和重点。加强市场分析研判,从我省现有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出发,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小型化城镇垃圾处理、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高效节能电机、低温余热发电、节能电力,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装备。

二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缺乏核心技术是制约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必须下大力气突破。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鼓励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改革突破制约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三要突出抓重点地区和重点园区,推进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自贡建设国家级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支持成都打造全国一流的节能环保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及综合配套服务产业基地。绵阳、攀枝花西昌、遂宁、内江、德阳、资阳、达州广安、雅安等8个规划的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也要加快培育竞争力强、特色突出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四要主动招大引强,提升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水平。瞄准行业龙头企业、东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达地区、法德荷等欧洲国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支持省内优势企业通过合作发展做大做强。在引项目引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引进,进一步完善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五要集中资源和力量,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好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进小组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作用,加强节能环保装备示范应用,建立完善首台(套)装备推广应用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强化金融、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

王东明指出,做好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工作,有许多要求是共性的。要加快制定每一个产业的发展规划,细化到企业、产品和项目上;要紧盯现有项目,对已经签约和达成初步意向的要狠抓服务跟进,对梳理出来的重点引进企业要逐个对接;要全力争取国家支持,研究吃透政策,抓紧梳理一批对上衔接和争取的事项,尽快动起来。

王东明强调,当前我省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我省面临的最大问题,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坚持全省工作主题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谋划推进各项工作。要切实增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自觉,专心致志、集中精力推进优势产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把“后发也要高点起步、转型才能更好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上。要强化抓实体经济的紧迫感责任感,树立发展实体经济是推进四川“两个跨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支撑的思想认识,坚持三次产业总体谋划、协调推进,增强我省整体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


王东明强调,抓转型升级、抓实体经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静下心来,哈下腰来,一条线一条线去梳理,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去推动,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跟进,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去解决问题,真抓实干,不做表面文章,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工作干事业上来。

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光志,副省长王宁参加调研。座谈会上,王宁和成都市政府、自贡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环保厅负责同志,围绕贯彻落实王东明讲话精神、加快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发言。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进小组成员单位、部分企业负责人参加座谈。
 
关键词: 节能环保技术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