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高吉喜:生态红线要进行开发,对子孙后代没法交代

2018-05-14    来源:法制晚报
0
[ 导读 ]:5月13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中国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论坛召开,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技术组组长、生态环境部生态保护红线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高吉喜作《划定生态红线 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主旨报告时,阐述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性。
5月13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中国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论坛召开,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技术组组长、生态环境部生态保护红线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高吉喜作《划定生态红线 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主旨报告时,阐述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性。
 
QQ截图20180514101141

生态环境现状
 
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超5成
 
高吉喜介绍,国家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尽管我们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但与美国相比,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相对来说是非常少的。根据试点调查评估,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占全国陆地国土空间的55%,其中极度脆弱区占9.7%,重度脆弱区占19.8%,中度脆弱区占25.5%。
 
其次人均资源匮乏,质量低下。森林、草地和湿地人均面积仅为2.1亩、3.1亩和0.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森林、灌丛与草地生态系统质量为优等级的面积比例分别只有5.8%、11.7%和5.4%。从改革开放以来,生态用地被挤占和破坏的现象仍然频繁发生。
 
生态用地被挤占主要是几个方面,一个是城镇化和农业开发,这对草地、对湿地的挤占比较多。
 
此外,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破坏是非常严重的。现在国家在2016年以前,我们只有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中24个是矿产开采,占到全国矿区总面积的15.5%。目前破坏地表面积在5公顷以上的矿产开发点约5.26万,数量是非常多的。
 
除了草原,过去开发里面湿地占用非常大,尤其城市湿地被破坏和占有的面积非常大,近五十年来,全国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了约21.6%,面积达于10平方公里的696个湖泊中,有三分之一发生破坏。
 
另外,部分区域围填海问题严重,自然岸线丧失。
 
高吉喜称,基于种种情况,我们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我们有自然保护区,有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等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呈点状分布的,这不能达到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所以我们提出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形成比较系统性的、完整性的生态保护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格局,这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重要的背景和依据。
 
生态红线要进行开发 对子孙后代没法交代
 
高吉喜介绍,生态保护红线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是生态保护的关键区域,从全国来讲或者从大部分省份来讲,基本上占到80%,但是生态红线最后划定下来面积基本上是30%左右,甚至不会超过30%。所以生态红线一定是生态保护空间里面最重要的区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
 
第二,一定程度上具有空间不可替代性,保护对象和空间边界相对固定,不可替代。比如我们强调对待青海是中华民族的水塔,不能把这开发了,到其他地方保护。大熊猫在四川、甘肃,不能放到北京来保护。
 
第三,它是有很重要的经济社会的支撑性,所以特别强调搞生态的,大家一想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动物、保护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生态保护的作用一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四,就是管理严格性,因为生态保护红线,既然是生态空间里面极为重要的部分,对于子孙后代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管理上必须要严格管控,不能再开发了。如果生态红线要进行开发,我们对子孙后代没有办法进行交代。
 
第五,就是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框架。
 
总体上来讲,我们现在尽管建立了很多的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等,没有形成能够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格局。怎么办呢?我们想通过生态红线的划定,叠加原有的生态保护地,形成能够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格局。
 
高吉喜称,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绝不仅仅是对植物、动物的保护,也不是仅仅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是对所有的重要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包括我们旅游的资源以及我们中药发展的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也是我们宜居环境的基础,“哪环境好大家愿意到哪去居住、去玩,所以说生态红线划定,不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我们宜居环境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而且生态红线划定,不仅惠及当代,更惠及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坚定践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