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新形势下如何应对煤矿安全新挑战?代表委员有高见

2019-03-13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煤炭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安全”二字。目前,我国煤矿安全呈现新形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采煤工作面逐步实现无人化、少人化。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一级标准化煤矿444处、二级15
我国煤矿安全呈现新形势
煤炭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安全”二字。目前,我国煤矿安全呈现新形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采煤工作面逐步实现无人化、少人化。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一级标准化煤矿444处、二级1533处、三级1043处,全国47处单班下井超过千人矿井已全部降至千人以下,733处煤矿完成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建成145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在此背景下,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大幅减少。2018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224起、死亡333人,同比分别下降0.9%和13.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93,同比下降12.3%,首次降至0.1以下。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面临哪些新问题、需要如何应对新挑战,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密切关注的问题。
解决煤矿安全问题人最关键
“按照目前的技术手段,我们煤矿面临的灾害基本上都能得到控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说,“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人的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从总经理到矿长再到普通工人,都需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袁亮表示,如何科学制定生产任务,严格把整个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真正落到生产现场,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冲击地压矿井等,绝不能够防范措施不到位,仍然还去生产。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神火集团董事长李炜同样表示,在新形势下,零打碎敲的事故少了,但还是要防治系统性重大事故。
“上马再多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不能代替煤矿生产的区域治理措施。” 李炜说,“比如明年要采某个工作面,今年就得开始做规划,做布局。打巷、抽采,采取科学的措施把工作面全部解放了,设备才能进去。”
李炜表示,如果没有科学规划,即便上了设备,但盲目开采,照样出事。“如今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井下都是‘钢铁长城’,顶板安全基本不存在问题。但对于煤与瓦斯突出、水害等问题,必须保持警惕,提前预测、提前防治。” 李炜说。
此外,李炜表示,从宏观层面来看,矿井还是要坚持走集约化、高效化生产的路子,实现减人、减头、减面。“一个矿管理1个工作面,相对比较容易,要是管理5个工作面,同时调动,精力不足,出问题的几率就比较大。” 李炜说。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如何在“人”上做文章?回顾近年来河南神火集团在安全生产方面所做的工作,李炜向《中国煤炭报》记者分享了四点经验。
一是对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措施,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二是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从高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安全责任必须明确,实现上下联动。三是加大矿井“四化”建设力度,这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四是加强安全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安全素质。
“说到底,安全生产还是要走集约化、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路子,比如推广井下机器人的使用等。”李炜说。
新形势下,煤矿出事故不是必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表示,2018年全国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在新形势下,煤矿出事故已不是必然。”袁亮说,“出事故归根结底还是安全和生产的矛盾没有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
全国人大代表、冀中能源集团董事长杨国占表示,安全和生产的关系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反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首要内容是安全。” 杨国占说,“安全本身就是效率和效益,安全是命根子、是钱袋子。如果发生了煤矿安全事故,不仅给正常生产带来影响,而且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得不偿失。”
据介绍,2016年冀中能源集团百万吨死亡率为0.037,2017年和2018年实现了“零工亡”。
成绩是如何取得的?杨国占指出,2016年底,冀中能源集团提出了“8341+安全管控体系”,并于2017年全面推行。“8341+安全管控体系”即以安全素质高于一切、安全法规大于一切、安全管理严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一切等“八个一切”安全理念为引领,以一体化安全防控体系、常态化安全管控体系、精细化安全考核体系三个安全体系为核心,以“四个专项举措”为重点,以一个综合决策库全面治理为支撑,在思想、行为和工作机制、管控措施上实现了步调一致。
据悉,“8341+安全管控体系”已得到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认可,并计划向全国推广。
以科技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治理水平提高,治理技术和方式逐步成熟。李炜表示,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就是要加强和科研院校合作,切实利用现有技术,从技术层面提升灾害治理水平。
据悉,河南神火集团聘用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专家作为技术顾问,结合各矿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各矿特点的瓦斯与突出防治方法。除针对性的灾害治理外,该集团还加强产学研合作,近年来与中国矿业大学等院校签订协议,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点,探索灾害治理的有效办法。
山东能源集团同样成立了科研平台以加强灾害防治。山东省是全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最严重的省份。截至2018年底,山东省累计发生破坏性冲击地压事件多达3170起。
据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常委满慎刚介绍,2018年12月,山东能源集团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普为顾问,由国内冲击地压防治领域11位专家组成。“煤矿安全事故是可防可控的,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满慎刚说。
除了既有技术在煤炭企业的快速落地与应用,在前沿技术方面,煤炭行业的科研人员仍在不断探索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大高科信息技术公司董事长魏臻表示,近年来我国在瓦斯突出、透水等灾害治理上成效明显,但彻底解决安全问题,还是要通过加强智能化建设减少井下作业人员。
“这是提质增效、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魏臻说,“建议将智能化矿山建设列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强化规划部署,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研究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加大资金和财税支持力度,可参照安全生产基金做法,激励企业技术改造。”
袁亮提出,未来,煤炭不仅要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开采,还要紧跟能源革命步伐,实现精准开采,用前沿技术推动形成一整套超前预警、精准识别的开采方式。“最终目的是要把矿工从井下解放出来,让煤炭产业成为真正安全的产业。”袁亮说。
 
关键词: 能源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