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35年来,首位华人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2019-06-14    来源:中国能源网
0
[ 导读 ]: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晓,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国科大纳米学院院长、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讲席教授王中林,凭借在微纳能源和自驱动系统领域的开创性成就,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中国能源网丨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晓,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国科大纳米学院院长、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讲席教授王中林,凭借在微纳能源和自驱动系统领域的开创性成就,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是一项世界性的科学大奖,由世界文化理事会(World Cultural Council)设立,从1984年开始每年颁发1次,每次获奖人数仅为1人,授予为造福人类做出贡献的杰出科学家。记者了解到,此前已有35名科学家获得此奖项,其中包括4位诺贝尔奖得主。
 
  此外,世界文化理事会还每两年评选一次“爱因斯坦世界艺术奖”、“爱因斯坦世界教育奖”,三个奖项总计已产生了74名获奖人,王中林获该奖之前,尚无华人获此殊荣。
 
  该奖获奖人由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124位世界著名科学家组成的跨学科委员会选出,委员会成员包括25名诺贝尔奖得主。
 
  世界科学奖评选委员会对王中林的科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开创性贡献,使人类从环境和生物系统中获取能量这一全新的技术成为现实,并认为这一领域“有潜力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委员会还认为,这些发现和突破已经引发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和工业界对纳米能源与自驱动系统技术的兴趣与努力,并认为他发明的海洋蓝色能源技术,有可能从海浪中获取大量能源以解决世界未来的能源需求,将对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委员会在认可王中林在科技领域贡献的同时,也对他在物理学领域取得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他首先证明了纳米发电机起源于麦克斯韦的位移电流,建立了利用机械能为移动传感器供电的原理和技术路线图;给出了2600年以来首个对摩擦带电物理学的科学阐释,为摩擦电纳发电机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外,委员会还对王中林的个人品质和学术水平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是一位“天生的领导者,总是非常善良,鼓舞人心,充满活力,对与他合作的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影响”。
 
  数据统计显示,王中林已经发表论文1500余篇,包括55篇在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上发表的文章;根据Google Scholar的统计,王中林教授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20.6万次,标志学术影响力的H指数为226。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