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4.0版本印发——破局升级 重塑电力建设市场新生态

   2025-05-19 中国电力报119620
核心提示:​5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2025年第30号令发布《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许可证分为承装、承修、承试三个类别,每类按电压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许可证可从事所有电压等级的电力设施安装、维修或试验;二级、三级许可证分别限330千伏以下、35千伏以下电压等级业务。

5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2025年第30号令发布《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许可证分为承装、承修、承试三个类别,每类按电压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许可证可从事所有电压等级的电力设施安装、维修或试验;二级、三级许可证分别限330千伏以下、35千伏以下电压等级业务。

根据《办法》,延续了20年的五级许可体系压缩为三级。“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更是一次顺应时代的自我革新。”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场改革将推动电力建设行业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为我国民营经济注入新动能。

业内人士表示,从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5年6号令、2009年28号令,到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第36号令、2025年第30号令,20年间,《办法》从1.0版本升级到了4.0版本,这一历程见证了我国电力建设市场的蜕变。


压减许可等级

从“五级台阶”到“三级跃升”

《办法》明确,许可等级压减后,一级许可申请条件要求不变,原二级、四级条件降低,原三级、五级仅在专业人员数量上略作调整升级后,即可依法从事更高电压等级的许可业务。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全国4.7万余家持证企业中,四级、五级企业占比超过84%,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5%。“过去中小企业升级资质,有的人员数量不满足条件,有的业绩达不到要求,资质升级较为困难。”上述负责人表示,新规通过合并等级、优化条件,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使其更专注技术能力提升。

在山东济南,洛克美森智慧能源负责人曹贵宝正带领团队研究新能源项目资质升级方案。作为一家参与零碳园区建设的民营企业,他们对政策调整感受颇深。

“《办法》出台后,对技术人员的数量要求有所下降,从总体上降低了我们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还有助于我们在后续许可升级中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曹贵宝说。

北京中北电力工程公司负责人王长根对此深有体会。这家原三级持证企业按照新标准,无需再提供1亿元的最高年度工程业绩,仅需略微调整人员即可升为二级,业务范围从110千伏扩展至330千伏。“我们正计划承接风光大基地升压站项目,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他表示,新政策下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提升竞争力,这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强化信用监管

织密电力建设市场合规“防护网”

“新规的出台,可以更好推进电力建设市场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电网及涉网工程建设专业性强、安全性高,资金技术密集。通过实施许可管理,确保具备相应条件和业务能力的企业进入市场,从源头环节进一步保障电网及涉网工程建设质量安全。”

“《办法》特别注重强化全链条监管,构建信用约束机制。”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胡育宏律师指出,根据《办法》规定,在事前事中环节企业一旦出现提供虚假材料、以欺骗手段取得许可等违法行为,罚款上限从3万元提高至10万元,且直接影响其市场准入;事后环节对于违法发包、未取得许可证或者超越许可范围承揽工程等违法行为,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进行了衔接,进一步夯实了许可监管和法律责任体系。

“这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泰电气有限公司战略市场部经理周波表示,企业为此专门建立了项目全生命周期风控系统,从投标到竣工实行“一码溯源”。“现在每个项目都要上传施工日志、设备检测报告,系统自动比对资质要求,一旦发现超越许可范围的活动立即预警。”

记者注意到,新规还首次明确“输电电力设施”含发电项目升压站、外送线路,将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工程纳入监管范围。

北京市电力行业协会秘书长胡金鑫指出,这一调整与首都能源转型高度契合:“城市副中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承接,这从源头防范了无证施工隐患。”

胡金鑫还强调,修订后的《办法》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新增信用记录管理条款,这一调整既提高了违法成本,也通过信用惩戒形成了长效约束,有助于推动行业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守信”转变。


升级许可服务

筑牢政策落地“服务链”

为保障《办法》顺利实施,国家能源局围绕换领证工作与服务优化持续发力。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本次修订对许可等级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我们同步出台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换领和延续工作的通知》。”

记者注意到,在换领证工作中,原三级、五级企业在许可证有效期内可以继续按照原活动范围开展经营,有效避免了“一刀切”冲击市场。同时,通过设置许可延续过渡期,为许可证即将到期的企业留出人员调整时间,充分保障了企业权益。

在技术支撑层面,国家能源局推动资质和信用信息系统全面升级。通过该系统为企业自动换发电子证照,支持企业在线提交换领证申请、查询办理进度,同步升级申报材料自动核验功能,大幅提升办理效率与准确性。

王长根对此点赞:“这样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让企业能轻装上阵,把精力集中在项目建设上。”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一系列改革性举措,可有效降低企业资质申请、维护成本,助力中小企业扩大业务范围,优化持证企业结构分布,促进电力建设行业健康发展。

放眼当下,北京市电力行业协会已行动起来:设立专项咨询窗口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倡导电力施工企业强化行业自律,推动市场公平有序,引导企业自觉规范经营行为。

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各派出机构多渠道开展宣传引导,避免企业因信息差而陷入业务困境,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期待通过这场改革,让电力建设市场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试验田、绿色发展的主阵地。”(李东海)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节能网
    加关注9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