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访山西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太原供电分公司总经理方剑秋

2012-07-23    来源:中国电力报
0
[ 导读 ]:方剑秋:供电企业是实务型企业,看一些管理类的书,可能帮助更大一点。比如,国内一位企业家把自己定位为“牧师”,我深有同感。管理者有时候确实要当“传道者”。


传道+融入

转变员工观念 谋划企业发展

记者:据说您一有时间就学习,哪些书籍对您帮助比较大?

方剑秋:供电企业是实务型企业,看一些管理类的书,可能帮助更大一点。比如,国内一位企业家把自己定位为“牧师”,我深有同感。管理者有时候确实要当“传道者”。

记者:能不能具体说一下传道的含义?

方剑秋:宏观上,我在太原供电分公司就做两件事:第一是对上负责,不折不扣地完成国家电网公司决策部署和省公司工作任务;第二是对员工负责,把企业发展好。所以,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以来的要求,在发展的各个方面布局。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快转变观念,以适应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这都需要“传道”——把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传达下去,让大家准确理解、严格执行。

记者:您到这里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方剑秋:认真研究国家电网公司这几年下发的文件,这个比调研更重要,调研可以慢慢来,但一到任就要处理工作,处理工作就要熟悉上面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要求。

记者:您以前一直在发达地区的供电企业、科研单位工作,来太原后和同事有没有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这时您是如何处理,和班子成员和衷共济的?

方剑秋:客观地说,碰撞很多,这也很正常。领导班子讨论、调研,你不能光听啊,也要谈自己的观点,但有时同事们一听很惊讶,觉得接受不了。所以,我感觉很多场合不能多说,只能多做。但在班子里面既要说又要做,而且还要说在做前。

沟通不能着急,今天不行,明天再来。这时就更要注重民主决策。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大概开了40次左右的党委会,最长一次会开了9个多小时。有两次讨论时意见比较激烈,我就不做决定,再讨论。这样大家心情都比较舒畅。班子成员的建议、意见对完善我的方案、想法有百利而无一害,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也融入了我们的文化氛围。

记者:您当时是不是觉得有压力,如何才能改变现状?

方剑秋:我感觉这里的工作难度超过我所有工作过的单位,也超出了我原来“快速推进”的设想。只能根据太原的情况,审时度势推进。压力肯定有,不过我心理素质还好,也喜欢做挑战性的工作,这样的环境里反而能激发出我的干劲。

换个角度看,正因为我们相对落后一点,所以发展空间更大。要改变现状就要跳出山西观察我们、考虑发展,具体就两条:第一,坚决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要求,第二,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发展经验。

记者:要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可能更不容易,您去年积累了哪些经验?

方剑秋:非常不易。虽然我们和员工的利益、目标是一致的,但观念转变是根本转变,有个过程。去年我们班子成员分三次带队到基层,和负责人、中层干部、班组长、员工代表面对面沟通,把听到的问题、建议记下来。是问题的坚决解决,结果解决了上百个问题。

今年我们建立了常态机制,每季度和总经理联络员座谈一次,领导都有基层联系点,及时解决问题,让员工看到我们的作风、态度,觉得我们是在发自内心地尊重、信任他们。这样,观念也就慢慢转变了。目前,员工观念转变已初见成效。

记者:据说您在专题职代会上就人资集约化问题亲自回答员工的提问?

方剑秋:人资集约化是最重要、最难做,最受员工关注的。我过去干过人资工作,所以对国家电网公司的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对专业更了解一点,所以我回答好一点。

我们员工有一个优点就是敢提问。很多问题直截了当,比如为什么要这样做,过去我们一直那样做,难道错了吗等等。我说过去没错。事物发展在每个阶段的要求不同,现在必须实行集约化管理。假如你是企业的当家人,你应该怎么管理?要想把企业办好,你也会这么做!大家都要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企业。当然,我们要相信、尊重、依靠、善待员工,努力让他们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

这样和职工沟通解释以后,效果很好。

改革+创新

力推人资贯标 破解发展难题

记者:2009年您觉得最迫切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方剑秋:贯彻人力资源定员标准,实现人资集约化管理。我们作为一个执行单元,要把国家电网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省公司各项要求落实好,关键在人。人的素质提升了,执行能力才会提升,才能快速发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时,我们排查出700多个问题,所有问题都集中到人资管理上。我领了人资调研这个课题,成立一个团队研究如何优化人资管理,向党委中心组报告。

记者:当时是如何调研的?

方剑秋:发调查表、座谈是一个方面,深度访谈是一个方面,既访谈单位领导,也访谈班组员工。

记者:班组怎么看人资管理?

方剑秋:班组也希望改变人资管理现状,人资市场化配置,员工百分之百赞同。人心思变,为推进人资管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记者: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方剑秋:我来的时候,太原城、郊各有三个支公司,每个100~200人!这肯定不符合集约化要求。再如营销口,有电费中心、计量中心、客服中心、营销部、稽查中心、大户所等6个机构,超员70%。最奇怪的是,它们是平级的,其他5个机构营销部都管不了。还有,变电所具备无人值班的也没有实行无人值班,采用的是操作队+监控中心模式,共有2个监控中心、9个操作队,和先进单位差距太大。

记者:本部“四定”要大规模压缩管理人员,如何统一思想?

方剑秋:难度很大。统一思想时就把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规定、决策部署拿出来好好学习。很多人一看就说这个怎么做啊,难度太大了!

我们是省公司的试点,员工难免会想:是不是这里来了新领导,就折腾我们?这些意见在党委会上都提出来了。大家分析省会公司跟其他单位有什么不同,承担什么不一样的责任,主动早走和被动晚走有什么不同。通过分析,大家觉得“四定”是必由之路,这一关必须过。领导班子意见一致后,我决心更大了。

记者:您是如何稳步推进人资改革的?

方剑秋:改革很艰难、很痛苦,但我们去年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减少职能机构4个、直属单位5个、基层单位3个,完成配网调控中心生产技能岗位“公开招聘、双向选择”工作。管理人员减少60%,中层干部减少41%。营销口建立了“一部三中心”,原来500多人,整合后只有300多人。今年还要继续改革,但任务轻一点了,年底达到人资集约化贯标要求,应该没有问题。

在操作上,我们实行无情机制、有情操作。分流之前,所在单位、部门领导要和分流人员谈一次话,听取意见,党委和工会在这方面作出了大量的工作。

记者:去年,突破的另一个难关是电网建设。这个难题是如何形成的?

方剑秋:当时的电网建设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20.98亿元应该投产的项目投产不了,所以省公司决定停止对太原投资。我通过调查发现,问题主要发生在规划前期和施工前期上,原因在于建设环境较差。我们从内部环境营造上入手、着力,因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记者:那么您采取了哪些措施?

方剑秋:我们采取了几条措施:成立了临时机构——前期办,加大前期工作;在人员上,对前期管理上的分工作了调整,保证了前期工作的精力;加强与政府沟通,着力优化电网建设环境。

通过努力,太原市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电网建设问题,随后下发关于电网建设用地补偿和加快电网建设的两个文件,作用很大。到现在,20多亿元投资欠账已全部补上,电网建设难题得到根本缓解。

记者:您怎么概括去年一年的工作?

方剑秋:主要是在各个方面布局,今年成效就显现出来了。

深化+推进

瞄准第一方阵 启动绩效考核

记者:您常用夙兴夜寐来形容整个班子的状态,这种状态您以前经历过没有?

方剑秋:没有。我以前自己是这么做的,但没有对同事这么要求过。2009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26个大型供电企业同业对标结果,我们很多指标排在后面。要进入同级单位第一方阵,必须要有夙兴夜寐的精神。

记者:进入第一方阵,这里有哪些优势?

方剑秋:第一,我们有内部独特的一种文化,就是善于思考、敢于表达,这是对事业负责的精神。第二,我们在电网建设上打好了基础。第三,在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供电抢修“共产党员号”在全国有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为落后,所以有后发优势,可以在提升中跨越式发展。比如,过去没有实现无人值班,我们可以跨越这个阶段,直接实现调控一体化。

记者:您在同业对标上的具体计划是什么?

方剑秋:我们制定了三年提升计划,争取进入第一方阵,原则是瞄准先进,脚踏实地。这三年中,先进的单位也会进步,我们的提升幅度就要稍大一点,但又要脚踏实地,跳一跳能够到的指标就提,够不到的就不提。我们不会在售电量跟人比,但要在管理上比。

记者:有管理上超越同级单位的案例吗?

方剑秋:比如,营销服务这一块本来不先进,但我们建立了一口对外的优质服务新体系和流程管控系统,还让客户代表监督、考核内部流程、工作标准。在去年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三季度同业对标报告中,我们的业扩报装接电天数名列前茅。

记者:前不久,太原供电分公司职代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高票通过了绩效管理方案,这意味着什么?

方剑秋:这意味着人心思变,意味着我们今年将实质性地推进绩效管理。过去的绩效考核都是减分、扣钱,而新绩效考核的原则是加分、挣钱,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绩效考核会促进“四定”。对缺员单位的绩效奖基数,按照定员核定发放;对超员单位第一年按照标准的90%核定发放,第二年按70%给,第三年按50%给,从而引导超员单位员工向缺员单位流动。

记者:实行无记名投票,您有没有担心通不过?

方剑秋:没有,方案去年就出来了,已在中层中广泛征求过意见,今年又反复征求员工意见,修改了70多处,通过没有悬念。

记者:您将去年的工作定义为布局,今年定为落实、收效,既然是落实,就涉及到执行的问题,您觉得如何加强执行力建设?

方剑秋:执行是一种能力。员工对问题有思考,但执行能力还有待增强。我反复强调,要进入第一方阵,就必须克服“自转”倾向,全力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公转”。

我经常跟大家说:自转和公转谁更有利?自转好像不错,但离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离先进单位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不利于企业,不利于个人。而全力公转,离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离先进单位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小,企业发展就上去了,最终对个人是有好处的。这样讲给员工听,他们会思考。然后,我们再组织他们去先进地区学习、交流,让他们带着课题去调研,这样,员工的执行力就能逐步提高。

记者:您到太原供电分公司工作一年多,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方剑秋:非常艰难,信心更足。作为交流干部,气候、文化上的差异本来就是考验,何况还要创新工作?我虽然有时觉得身心疲惫,但总的来说信心更足,原因有三:一是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思路完全正确,二是省公司全力支持,三是班子成员团结实干和员工理解支持。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