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建筑节能市场应整合新材料新技术等资源

2014-10-11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 近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对外发布《2013年电力建设施工行业年度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47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一位
 
     近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对外发布《2013年电力建设施工行业年度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47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火电8.62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9.13%,35年来首次降至70%以下。同时,清洁能源占比也首次突破30%。能源结构调整首先要推动节能减排,加强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产业也要合同协作,共同破解难题。
 
 
 
 
  促进能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有效替代
 
 
 
 
  应对能源危机,发达国家主要有两种策略:一是日本和欧洲的“节流”,通过税收等各种政策手段,提高石油价格,节约石油消费,提高石油使用效率,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二是美国的“开源”,为促进经济增长,千方百计扩大并保障进口石油供应,长期维持低油价。
 
 
 
 
  “解决中国能源发展问题,唯一办法是‘节流’。打破我国能源领域现行的行政性垄断和价格管制,同时利用市场和政府的手段理顺能源价格机制,让价格真实反映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外部性,并以此来促进能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对高污染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王敏发言中说。
 
 
 
 
  但“节流”式的环境管制带来能源价格的上涨,会不会对民生产生影响?王敏认为,能源涨价是对环境成本的支付。虽然我国现在能源价格从世界上看不算低,但却支付了很高的环境成本,通过居民收入增长可消化涨价压力。2003~2010年销售电价年均上涨3%,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9.4%。同时,通过实施阶梯定价等措施,很大程度上可缓解环境涨价对民生的影响。
 
 
 
 
  建筑节能市场应整合新材料新技术等资源
 
 
 
 
  如何节流?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建筑耗能已占总能耗30%,与工业耗能、交通运输耗能成为三大“耗能大户”。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实施建筑节能,对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4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两部门联合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规定:到“十二五”末,推动公共建筑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全国机关办公、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等既有公共建筑完成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我们国家以前是按苏联的体制,按标准设计,照图施工,设计施工是分离的,这对创新发展带来很大的限制,因此需要整合新材料、新技术等资源,国家的节能目标才能有未来。
 
 
 
 
  清洁能源不能粗放发展
 
 
 
 
  光伏产业没形成产业集群,技术研发很难突破,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火电占比首次降至70%以下,而清洁能源占比也首次突破30%,这说明我国的能源结构在变化。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投入力度,攻克了一批涉及清洁能源、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相关企业也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这些关键共性技术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但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能源生产中心和消费中心逆向分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在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新技术 节能 市场 建筑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