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

2014-11-08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 “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句话最能形容当下新松、广州数控等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心境。
      “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句话最能形容当下新松、广州数控等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心境。
 
  在国家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的时候,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迎来重大战略机遇——2014年11月3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表示,工信部将组织制订中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力争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高端市场占有率达到45%以上。
 
  专门为机器人产业制定“十三五”规划,这是众多国产机器人企业没有想到的。回顾“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及相关主管部门先后出台的多个发展规划,仅仅是将“机器人”列入其中。因此,说国产机器人产业的春天来了,并不夸张。
 
习近平主席今年提出:“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在国际上,一场机器人的战争已经硝烟弥漫,美国、欧盟都提出了自己的机器人计划。习总讲话之后,行业内的各种调研和推动会陆续展开。11月初的厦门,由工信部牵头机器人行业人士参加的关于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的讨论,正在热烈地讨论之中。此次讨论的主要内容围绕“设立专项资金,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支持用户使用国家机器人并给予政策支持”“支持开展关键零部件国产化项目”等,可见支持国产机器人的方向十分明确。有统计称,2013年外资几大机器人巨头占据了中国87%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巨大的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品牌所占有的情况下,这一规划可谓正当其时。
 
  有人认为,中国的机器人可能还不能被称为一个产业,它只是刚刚起步。且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一面是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一面是低端市场大量的无序竞争。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尚无国家意志的推动,国产机器人产业已经出现了“虚热”,这对于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却又遭遇世界机器人巨头包围的国产机器人产业来说,这一状况十分危险。
 
  “虚热”症状之一就是各地频建机器人产业园。过去两三年,由于地方政府政绩工程使然,各地的机器人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在中国机器人产业园有40个,就连抚顺、晋江、南通等三四线城市都有建,而优秀的国产机器人企业却是寥寥。通常,机器人产业园建成后也是荒废,都没有企业入驻。政府多向德国库卡(KUKA)、日本川崎、瑞典ABB等国外机器人巨头伸出橄榄枝,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免费给地给厂房等等。这些原本是支持国产品牌的举措,反倒加快了外资企业进军中国的步伐。
 
  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工信部工业装备司副司长王卫明也曾对机器人领域重复投资、“一窝蜂”的现象表示了担忧。但虚火既已烧起,要降火并不容易。
 
  “虚热”症状之二是机器人市场鱼龙混杂、低端市场的大量无序竞争等等。一些机器人企业多是南方小企业,低端市场竞争激烈,难与国外巨头匹敌,加之工业机器人产业如减速机、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多依赖进口,核心竞争能力依然不足。这就难怪有业内人士担忧,国家意志之下,工业机器人产业千万不要走上风电、太阳能等产业的老路。综观国产机器人产业的现状,即将迎接该产业“十三五”规划良机到来之际,国家和行业应该好好规避风险,切不可让该产业的虚火变成实火,否则将悔之晚矣。
 
 
关键词: 产业 体系 机器人 工业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