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曲久辉院士:如何用最少的能耗治水

2014-11-16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中国污水处理事业已经走过几十年,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挑战依然严峻。挑战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水处理技术和水处理产业的机遇,我们的技术和产业发展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道路,
        中国污水处理事业已经走过几十年,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挑战依然严峻。挑战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水处理技术和水处理产业的机遇,我们的技术和产业发展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道路,那么未来我们会做些什么样的改进,特别是在现在经济发展转型时期,中国的水处理产业应该怎样发展?我认为未来水处理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低碳、循环和健康。
 
        低耗的技术是我们应该优先发展的水污染处理技术。我认为如果要实现低能耗,可以重点发展一些先进的生物技术,应该说这是水污染治理当中最广泛使用的技术重点,同时我们可以利用自然过程的净化技术以及人工强化,包括人工湿地技术来治理环境污染。
 
        1、先进生物技术
 
        现在的生物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水污染处理的新路。活性污泥法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史,在这100年当中,活性污泥法对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们应该怎么讨论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认为,我们一定要在分子生物学基础的指导下,研究出一些新的更高效的微生物菌种和菌剂。比如现在我们利用基因技术或者转基因技术开发出一些新的生物工程菌,来加强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质的降解和代谢功能。
 
        从物质的转换角度来说,先进的生物技术一定是不完全依赖于它降解污染物的过程,而一定会有一个能源化和资源化转换的过程。先进生物菌剂的开发,一定要瞄准这样的方向。
 
       2、利用自然过程净化
 
       在水污染治理当中,除了可以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同时也可以利用自然过程的净化技术。比如韩国有项风力调控的导流板净水技术,利用风能、表面溶解氧和植物净化,无任何动力消耗,适合中小水体的富营养化控制。
 
       3、高效率生态工程——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
 
      说到污水处理技术,我们不能不谈生态工程技术,也就是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技术在中国相对比较成熟,我们做了很多人工湿地,很多地方也在推动人工湿地的进一步发展,希望能与生态系统的保育相结合,与水资源回收利用相结合,与景观建设相结合,与文化服务相结合。这些结合实际上是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怎样体现,怎样才能把人工湿地真正做好,我认为这仍然是个难题。比如嘉兴水源人工湿地净水工程,采取了一些综合性的手段:错峰引水,纳清拒污;颗粒沉淀,去除束缚态污染物;根孔净化,降解微生物;地表、卵石表面、植物表面生物膜净化;吸附降解,厌氧菌的硝化反硝化;生物捕食吸收:植物、动物。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手段使人工湿地得到了利用。
 
      目前在中国有这样的问题,生态技术变成泛“生态”技术,人工湿地盲目建设,不考虑代价和条件扩大化使用,往往处理效果不佳,可行性受到质疑。我认为强化人工湿地的净水功能必须有新机制的发现、原理性的突破和产业化的目标,不能像现在这样,到处种花种草,标榜人工湿地。
 
关键词: 最少 如何 院士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