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江河水域功能达标率均超96% 福建南平水生态文明渐入佳境

2014-05-03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4月24日,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笼罩在雨中。东风水库是浦城县一处饮用水水源地,巡检人员老徐在取水口查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4月24日,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笼罩在雨中。东风水库是浦城县一处饮用水水源地,巡检人员老徐在取水口查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数十公里外,在建瓯市福建利树集团车间里,经过深度处理的生产废水,回流到造纸生产线上。
 
  而在建阳市的河岸边,正有市民撑着雨伞,散步健身,欣赏风景。
 
  三幅看似毫不相干的寻常生活画面,在南平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蔡功宣眼中,却是一部微型“蒙太奇”电影——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闽北水生态文明美景缩影。
 
  南平市是福建省唯一的以设区市为单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对南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生态文明是当前水利系统工作中的关键词,对江河交汇、生态立市的南平市而言,更具现实意义。”蔡功宣说。在南平市庞大的工作和指标体系中,有个指数让这位老水利人倍感欣慰:全市江河水域功能达标率均超96%。
 
  巡检员老徐手中的记录本,便是水安全工作的一部分。在东风水库,2013年新建水质预警点,每6小时自动化验一次,24小时在线监测……东风水库管理处主任徐剑介绍,自上世纪60年代选定东风水库为饮用水水源地以来,水源地安全等级逐步提升。特别是2012年启动水源地保护工程后,各种保护防范措施投入资金已超千万元。如今取水口500米半径范围内郁郁葱葱,是全封闭的保护区。
 
  相对安全供水,集约供用水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蔡功宣对此深有感触:南平地处闽江上游,水资源十分丰富,但珍惜水资源、厉行节水,也应该成为闽北人民的共识。
 
  在市水利局的监测电脑上,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4小时运行。“2010年,市水利局率先开展取水计量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初步实现了水资源远程监控和信息化管理。”蔡功宣说,“我们严格按照新修订的《福建省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加大对企业用水总量的控制,对取水企业申请用水量与实际用水量进行核定和调整,确保取用水的合理性。”
 
  除了监控水量,各种节水减排、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也为集约供用水贡献颇多。福建利树集团废纸制浆造纸便是典型。这家本该是耗水大户的造纸企业,通过白水封闭循环、分级回用等节水工艺,每年节约水资源300万吨。从全市来看,2013年审批取水许可总量比上年减少290亿立方米。
 
  生活、生产用水之外,更大的水文章也在南平书写。蔡功宣告诉笔者,对照水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近年南平市以“一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两带”(建溪、富屯溪沿岸城市带)为核心,开展水源涵养与水生态保护,蓄水工程、防洪排涝工程、水景观工程建设,构建重点突出、成效明显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空间布局,打造“生态世遗城,水韵古建州”。
 
  生态岸坡率的增加尤其值得一提。过去水利部门修堤筑库、拓浚河道,总是修筑石驳甚至钢筋混凝土的岸坡,近几年则大力修建生态岸坡。转变的背后折射出理念的变化:水利部门对于水的态度,从单一“治水”转变为尊重自然、人水和谐。也正因此,无论是闽江还是小流域,新修的岸堤每至春夏,总是草色青青,繁花点缀,绿水拍岸,成为一景。
 
  新理念指导新规划和新管理。据了解,近年南平市水利部门先后完成了《南平市水功能区划》等多部规划,狠抓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渐入佳境。目前,《南平市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已通过福建省水利厅审查批复,为全面管好南平市176条河流和365座在册中小型水库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南平市进一步实施《南平市水功能区划》,使水资源开发利用更加高效,继续实施2012—2015年度45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使水资源保护更加有力。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全市2015年用水总量目标控制在28.25亿立方米。大力实施水源涵养供水工程,水利风景区建设、水土保持与水资源保护工程,大力推进水利科技项目建设,通过水利工程、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使防洪抗旱减灾更有保障,水生态修复能力进一步提高。
 
  “建设水生态文明,就是要构建起健康优美的水生态体系、安全集约的水供用体系、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和先进特色的水文化体系。”南平市水利局局长王周同说。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南平指日可待。
 
 
关键词: 福建 生态文明 功能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