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新环保法实施公众该做点啥?

   2015-01-16 三门峡日报2270
核心提示: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人们在关注新的污染防治举措出台的同时也在问:公众能为落实新法做点啥?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湖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人们在关注新的污染防治举措出台的同时也在问:公众能为落实新法做点啥?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湖北省三门峡市空气质量有着整体向好的趋势,源于两个因素:一是自然气候条件向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恶劣天气;二是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系列举措取得较大成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发现,市区天空有时会出现一个奇怪现象:蓝天白云高高在上,但市区百米以下的低空,城际周边却时常出现灰蒙蒙、黑蒙蒙的重污染烟带。

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我市工业企业污染还占一定比例,但徘徊在市区低空的霾,特别是冬春季节的各种烟气,却是由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污染源所致。这些污染源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体的,一种是分散的。集体的主要成因是道路交通和建筑施工形成的扬尘、燃煤、公共交通的大小车辆排放、饭店油烟;分散的主要成因是小炉具、私家车、各类烧烤、家庭烹饪排放的油烟、垃圾的焚烧。这些生产生活产生的粉尘、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市区环境质量的影响,令人难以想象。这些在生活中看似很不起眼的小污染源,一旦汇集起来,短时间内积少成多,就会造成大的雾霾。特别是在雾霾重污染情况下,污染物的突然集结,会导致污染物指数瞬间猛增,让人体呼吸不畅,让老弱群体不堪承受。

防霾治污,政府和企业肯定是主角。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和推进,大气环境质量必将逐步得到改善。但政府和企业努力治“大”,公众也要在防“小”处见行动。对于公众生活层面产生的各类污染,一方面要将其纳入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大盘中,加大防治力度;一方面要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公众最大限度地改变生活旧习,以新的一年为起点,倡导公众从少开车、少燃煤、少燃放鞭炮、不焚烧垃圾等小事做起。只有公众与政府、企业形成合力,才能创建防霾治污新常态下的生活新方式、新思维、新时尚。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