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深度解读】增加核电为啥是中国的现实选择?

   2015-01-19 中国经营报 2620
核心提示: 近年来,雾霾频发,燃煤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核能属于低碳、密集性能源,以核能发电代替燃煤发电,对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潜在贡献非常明显,同时也是减少我国环境污染的现实有效途径。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之下,核电重启信号频频释放。

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希望弘扬传统,聚焦前沿,全面提升核工业竞争优势,推动核电装备“走出去”,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此外,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和国防科工局于日前首次联合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声明显示,我国核电在建规模居世界首位,核电技术全球领先,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核技术利用国家之一。

增加核电是现实选择

据中国日报网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潘自强称,一件事物不能简单评说孰优孰劣,对电能来说,系统的比较是指基于燃料链的比较,而不是电厂本身。以核电为例,即不仅指核电厂本身,而是指包括开采→水冶→转化→浓缩→元件制造→发电处理→废物处置的全过程。

近年来,雾霾频发,燃煤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核能属于低碳、密集性能源,以核能发电代替燃煤发电,对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潜在贡献非常明显,同时也是减少我国环境污染的现实有效途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曾对煤电链和核电链产生的环境危害做过比较,当时的结果是:从大气污染物排放来看,正常情况下,燃煤发电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而核发电不产生任何大气污染物;从放射性流出物排放来看,煤中含有天然存在的原生放射性核素,通过燃煤电厂的烟尘排放到环境中,而核电链向环境排放的气态和液态流出物远低于天然本底水平,产生数量很少的固体废物作封闭处理,没有外排。总的来说,煤电链对公众产生的辐射照射约为核电链的50倍。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曾表示,对于煤炭占一次能源67%的中国来说,增加核电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它没有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沿海建设的核电站都用海水冷却,大大节约了淡水资源。

因此,国务院2014年年底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在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项目建设,研究论证内陆核电建设。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但“大力发展核电”并非易事。“我国在建设一些大的项目时,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黄毅诚说,“又有一批专家出来反对,好在这次还没有核电专家反对,由于一些反对者是大专家、是院士,对国家领导人的决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反对者认为,2011年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再一次证明,核电是一种高风险的能源。

“人类所从事的所有活动都有一定的风险,只是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与减少风险需付出的代价不同。”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总工程师陈晓秋在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表示。

为了体现核电的安全性,核电有“两个千分之一”的定量安全目标:第一,反应堆事故对核电厂附近的个人或居民群体可能产生的急性死亡风险,不应超过由于其他事故而普遍受到的急性死亡风险的0.1%;第二,反应堆事故对核电厂附近的个人或居民群体可能产生的晚期(癌症)死亡风险,不应超过由于其他原因产生的癌症风险的0.1%。

研究表明,只要核电厂每堆年发生堆芯严重损伤的概率小于万分之一,每堆年发生大量早期放射性释放的概率低于十万分之一,就能实现两个千分之一的安全目标。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有核电厂都能满足这一要求,这对新建核电厂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安全要求更高了。”陈晓秋说,从机理上讲,目前核电设计上已经采取了大量用于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措施,因此可以说实际消除了大量早期放射性释放的风险;对于晚期放射性释放,有足够时间实施应急保护措施,以免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受到核电事故的危害。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核电技术的进步和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核电厂系统越来越复杂。据介绍,核电厂安全涉及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退役等各阶段,也涉及各种专业领域,不仅是反应堆工程,还包括地质、气象、水文、构筑物、机械设备、电器设备、设备鉴定、供电、辐射防护、三废处理、安全分析、退役等。针对每个核电技术领域都有很明确严格的法规标准导则要求。多重预防,核电厂的安全系数非常高。

尽管内陆核电项目在“十二五”期间投入建设已经无望,但是中国不会放弃在内陆建设核电项目,而且看上去要启动的时间也不会太久。比如,2015年1月4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总经理钱智民一行就赴河北沧州拜会当地领导,共商重点项目落地。该公司在河北拥有海兴核电项目和沧州核燃料产业园项目。

核电发展当前还面临其他一些新的挑战。

刘宝华坦言,这些挑战主要包括:一是核电技术由二代向三代的过渡过程中,还有一些关键的技术设备没有完全过关,而正在建设的三代核电机组还有泵的问题、阀的问题、设计固化的问题等等。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之后,中国要求日后上马的核电项目所采取的核电技术,需满足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

“最近中央和国务院又对核电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采用国际最高的安全标准,确保安全,在这样的前提下启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刘宝华说,“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核电的发展正在由二代向三代转变,中国正在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升级。”

目前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运行核电厂流出物排放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控制值。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结果表明,秦山核电基地、大亚湾/岭澳核电厂、田湾核电厂、红沿河核电厂外围各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在当地天然本底水平涨落范围内。核电厂外围各种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与历年相比,均未见明显变化,对公众造成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2011年3月至12月,国家核安全局会同相关部门对我国大陆运行和在建核电厂进行了综合安全检查。总体结论为:基本满足中国核安全法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标准的要求,具备一定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安全风险处于受控状态,安全是有保障的。

“综合安全检查也发现了一些可能影响核电厂安全的问题。”汤搏表示,针对运行核电厂的改进要求主要包括:防洪能力提升、增设移动电源和移动泵、提高核电厂地震监测和震后响应能力、完善应急响应计划、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等。

沿海核电重启只差发令枪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沿海核电项目有望在2015年一季度获批,内陆核电或于2016年进行试点。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此前国家高层已多次强调核电重启,目前来看,福建福清二期、辽宁红沿河二期和山东石岛湾CAP1400国核示范工程有望最先得到重启批复。

“除了业内说的3个项目外,福建漳州核电项目、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也都有可能。”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核电)一内部人士表示,早在2013年,上述几个核电项目就已开始进行设备采购。据其透露,目前多个核电项目的设备采购工作已“悄然”开展了一年多时间,厂房土建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福清的(项目)最近跟我们采购相关设备,之前也来过我们这里询价,目前已经下单了。”另一位核电设备人士坦言。

在业内人士看来,沿海核电重启基本已经准备就绪,只待发令枪响。“现在对核电重启反应最强烈的是核电单位,比如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分别简称中核、中广核、国核技)以及其他核电设备制造单位。但另一方面,核电的普及工作依然还要加强。”上述江苏核电人士表示,由于此前核电审批停滞了4年多时间,不少项目长时间处于停工状态,人员流失较为严重。

在林伯强看来,重启核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核电领域的相关人才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即便核电审批重启也不是一下子出来好几个项目,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核电技术人才,当然,抓紧培养相关核电人才也是必要的。”实际上,从2014年以来,国家领导人多次表示要尽快重启核电。

另据证券日报报道,从国内市场空间来看,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去年第三季度核电运行情况显示,去年第三季度全国累计发电量为14548.9亿千瓦时,核电累计发电量为376.53亿千瓦时,仅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2.59%。在未来能源结构中,核电占比仍然有望提升。

与世界核电平均利用水平相比,我国的核电利用水平明显偏低。据中电联的数据,2013年,我国核电利用水平为2.11%,而世界核电利用的平均水平是14%。

业内人士指出,核电作为目前唯一已经成熟的、可以大规模利用的清洁替代能源,必将成为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中非化石能源的主力军。国泰君安分析师也表示,目前国内核电发展落后,市场空间亟待释放。

除市场空间亟待释放外,我国核电公司上市的步伐也在加速。随着中广核电力去年12月10日在港IPO,全球核电第一股尘埃落定,其集资规模达到245.3亿港元,荣膺港股到集资王,赚足了资本市场的眼球。在此之前,中广核旗下核燃料、非核清洁能源的上市平台均已确立。

去年5月份,证监会网站先后公开了中国核电与中国核建的招股说明书。信息显示,中国核电拟融资总计162.51亿元,募集资金用于10台在建核电机组投资及补充流动资金。而中国核建集资资金规模为18亿元人民币,将用于购买建筑材料和设备、保障性住房项目、研发工作以及营业资本。

核电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是愈发紧迫的融资需求。作为投入产出比高,且持续性较好的首选方式,上市已成为企业融资战略中的重中之重。2015年,中国核电登陆A股市场、中国核建上市加速均值得期待。国家核电的整体上市计划,会否因与中电投合并事宜搁浅,情况暂不明朗。

除了上市,今年各核电企业直接融资逐步加大,中核集团、中国核建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核电以及中电投集团均先后发行了中期票据或短期融资融券等债务融资工具,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保障资金周转,并优化自身的债务融资结构,这些都不失为上市融资的一种有利补充。

在金融脱媒 的背景下,大型企业将逐步摆脱主要依靠银行融资的现状,不可避免地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和优化融资结构,增加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充裕度,以及管理的灵活性。相对银行贷款,上市和发行债券获得资金的成本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成本,节约费用。因此,新的一年,上市和债券发行依然值得高度关注。

事实上,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在2014年12月表示,今明两年可能启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其中,本有望在2014年启动的核电项目是,山东石岛湾CAP1400核电项目、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和福清核电项目。这3个项目一共有六台核电机组。

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真的需要在今年投入“几个核电项目”。因为按照《规划》的要求,在2015年前,中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到2020年前,中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基于此,有核电专家表示,中国还需要在2015年投入9台核电机组方能完成目标。

刘宝华当时介绍,目前中国运行核电机组21台,装机容量1902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有27台,装机容量2953万千瓦,在世界上在建机组数排第一位。“我们现在的订单是满满的。”中国某大型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一位高层说,“不担心没有订单。”

另一家大型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高层也表示,公司今年立足把核电的压力容器等相关主要设备做好,从而进行批量化生产。“我们现在每天的工作时间比去年多了2个小时。”他说。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