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现代科技“网”住水安全

   2015-01-19 江西日报1960
核心提示: “汛期不用担忧躲灾避险,什么时候转移,无线广播一宣传,十里八乡都知道……”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加大投入,依托现代科技,编“天网”、织“地网”,打造“高效网”,多网“网”住水安全,让群众生活更加惬意。

“汛期不用担忧躲灾避险,什么时候转移,无线广播一宣传,十里八乡都知道……”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加大投入,依托现代科技,编“天网”、织“地网”,打造“高效网”,多网“网”住水安全,让群众生活更加惬意。

“指尖上”防水灾

“如果某一站点一小时降雨量超过10毫米,数据就显示为红色,发出预警,提醒值班人员注意。通过水库实时信息管理平台,防汛工作人员还可以看到远在百里之外的水库、堤防、水电站等防洪工程现场,对那里的降雨量、蓄水位等情况了然在胸,牢牢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在该区富滩镇防汛办,防汛工作人员一边说,一边给笔者演示了监控雨水的全过程,只见他熟练地打开“水雨情查询系统”,各雨量站的数据尽现眼前。

近年来,江西省青原区加大投入,着力打造网络防御平台,实现“指尖上”防水灾。该区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建成了预警系统38套,安装无线广播300多个,覆盖到自然村;投资100多万元,实施水库雨量水位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对小型以上水库动态监管。此外,该区还建成120多个自动(简易)雨量站、4个水位站,形成一张“天网”,实时监测全区的水雨情。

截至目前,江西省青原区已建成防汛抗旱指挥平台、水库实时信息管理平台、水雨情查询系统、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移动短信发送平台、防汛抗旱远程视频会商等多个系统,搭建起一个覆盖监测、预警、指挥、调度等领域的网络防御平台,累计投资达400多万元。“有了这个防御平台,群众能始终跑在洪水的前面。”

“千里眼”监水质

为了加强水质保护和管理,江西省青原区实施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资源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存储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织就一张“地网”,时刻盯防水污染。江西省青原区在水库、江河等主要界河、水源地设置水质监测点,在线监测水源水质;每年6月、11月对全区小型水库水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全区通报,督促落实防治措施;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巡查频率由半月一次增为一周一次,同时协调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对水污染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据悉,该区目前省级水功能区达标率100%,主要水源水质在Ⅱ类水以上,26座小型水库水质优于Ⅲ类水。

城乡饮水水质是监测重点。该区对地下水源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水质检验,地表水源每月至少检测一次,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在城乡供水工程影响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垃圾等污染物,确保水质安全。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