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山东两会播报)邓相超:将节水灌溉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

2015-01-26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济南1月25日电(宋翠)“我省除了部分地区和蔬菜大棚采用节水灌溉以外,大部分农田仍采用‘大水漫灌’”。
 
山东省政协委员邓相超 
      济南1月25日电(宋翠)“我省除了部分地区和蔬菜大棚采用节水灌溉以外,大部分农田仍采用‘大水漫灌’”。山东省政协委员邓相超一直关注农业灌溉的节水问题,他告诉记者,科学研究表明:“大水漫灌”这种方式,水的利用率不足50%;“喷灌”却比大水漫灌节约用水30--50%;“滴灌”又比喷灌节约用水35--75%。
 
      邓相超分析说,山东省地处北温带季风天气区,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76.5mm,年水面蒸发量1085mm,干旱指数由鲁东南沿海的1.0向鲁西北内陆慢慢增年夜到2.4,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域。山东省多年平均水资本总量为305.8×108m3,占全国水资本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本据有量为344m3,仅占全国平均数的1/4。2014年,全省降水量比常年少了1/3左右,给工农业生产,甚至部分地区居民饮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我省主要种植冬小麦、夏玉米、棉花和花生等农作物,由于降雨量时空散布不均和降水与作物需水耦合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和农作物的复种等,自然降雨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对水份的需求。”邓相超认为,农业高产稳产必需依靠浇灌。而山东省除了部分地区和蔬菜大棚采用节水灌溉以外,大部分农田仍采用“大水漫灌”,而资金、政策、管理、观念 、技术支持等问题制约着节水灌溉的推广。对此他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紧密配合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将节水灌溉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邓相超说,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适时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对发展高效节水技术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国家鼓励土地逐步向种植大户流转,有利于实现作物种植的区域化和规模化经营模式,这必将会给高效节水技术的发展创造出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为此,政府职能部门应进一步搞好节水灌溉规划,根据各地区经济、水资源、土壤、作物种植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并将节水灌溉规划的落实纳入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第二,尽快建立水市场,形成补偿机制。”邓相超表示,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决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精神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加快水价改革的基础之上,更需要加快研究建立水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促进节水意识。而在水市场的框架内,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形成“谁收益,谁补偿”的用水氛围,带动农民群众节水的主动性,进而促进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 。
 
      “第三,多渠道融资,加大投资力度。”邓相超认为,应改革灌溉工程建设和维护的投资体制,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水利资金高效利用、滚动使用的合理方式,开辟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资、独资等各种资金渠道,实行“多元化”融资,改变过去灌溉工程建设和维护过分依赖政府的局面。
 
      同时,积极探寻有效的管理体制,使每处节水工程都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益。工程的效益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建后管理。通过实地调查,邓相超认为在管理上,要建立一个健全负责的管理机构(如合作社、供水协会等),并选择专人负责(专人必须是熟悉当地情况且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并应考虑对其有一定的经济补助,同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第三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运行高效、科学合理的运行模式,使工程的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其朝着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建设 规划 纳入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