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陕西油气开发:扎牢环保篱笆

2014-07-31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图为延长油田公司甘谷驿采油厂油井。(李军 摄)7月中旬,中国化工报记者驱车在陕北地区延安、榆林两市调研时,不管是高速公路两

1.0

 

图为延长油田公司甘谷驿采油厂油井。(李军 摄)

7月中旬,中国化工报记者驱车在陕北地区延安、榆林两市调研时,不管是高速公路两侧山峦,还是举目远眺黄土高原,蓝天白云下到处都是一片片绿色植被,郁郁葱葱。分布着4.5万个油气井场的陕北属环境脆弱地区,这里是怎么在油气开发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治理的呢?

油气开发难逃资源魔咒

陕北地区集煤、油、气、盐资源于一地,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460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2%;石油探明储量16.8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8460亿立方米,是中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之一;岩盐总储量约6万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6%。

但陕北是我国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既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又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的资源开发造成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局部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地表塌陷、水源污染、植被破坏、能源资源浪费、开发收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据《陕西省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保护战略研究》测算,陕北地区COD的环境容量为3.02万吨。但2013年延安、榆林两市COD排放量已分别达到2.82万吨和5.05万吨,远超过环境容量。同时由于石油开采中污水处理不规范、不达标,对地下水系造成威胁。陕北地区面临水资源匮乏和污染的双重压力,直接制约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陕西省环保厅厅长王成文认为,油气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坚持不懈地把油气开发污染防治工作推向深入,才能推进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

政企联手三年综合治理  

在陕北地区,分布着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的4.5万个油气井场。2010年,陕西省政府与两大企业签订了三年环保目标责任书,明确了整治任务,一大批污染防治设施相继建成投运。

随后,长庆、延长两大集团在井场建设、采油、集输、回注、废物利用过程中,推行绿色油田、污水回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少环境污染。
 
延长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贺久长说,按照“开发一块,绿化一片”的思路,“十二五”以来延长石油安排投资26亿元用于环境治理,至2013年底植树8933万株、种草37072亩、绿化道路15485千米;推行丛式井注水开发模式,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油田公司、炼化公司污水处理能力达100%,在已建成管道的区块100%实现管输原油,对输油管线采取防泄漏检测和人工巡线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管线安全平稳运行;建成污水处理厂、干气脱硫和工业及生活废弃物填埋场等多个环保项目。

记者在延长油田公司甘谷驿采油厂采油一大队采油四区队看到,独立的小院坐落在绿树环抱的山腰间,门口的一排抽油机不停地“磕头”作业,院内虽然不大,但空地设有篮球场。井场周围开垦土地浇水种菜,搞起了菜园子。漫山遍野的槐花把整个区队都熏得香喷喷的,引来无数蝴蝶、蜜蜂迎风起舞,俨然一幅“井在景中,景中有家”的绝美画卷。
 
截至2013年底,长庆、延长两大集团已建成清洁文明井场4.1万个,占井场总量的90%以上;建成大中小各类污水处理设施860套,回、转注水井1.4万余口,日处理能力18万立方米,含油废水回注后基本实现零排放;建成输油管线1万多千米、轻烃回收装置42套、近100座应急库,以及炼化和采气净化厂硫黄回收装置等。

通过3年集中整治,随着这些污染治理设施的建成投运,陕北油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水质变清、大气转好、生态改善。到2013年,延河出境断面石油类年均值较2010年下降了77.8%,无定河出境断面石油类下降了60%;延安市PM10年均值较2010年下降3.9%,二氧化硫下降11.5%。榆林市PM10、二氧化硫年均值分别下降了11.6%、13.2%;陕北地区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27.4%上升到2013年的53.4%。   

保持“绿色”依然任重道远  

在6月19日召开的陕北油气开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上,王成文提出陕西省将开展井场清洁文明、污水达标处理、原油管道输送、危废安全处置、生态植被恢复、伴生气综合利用等六大工程。长庆、延长两大集团要确保已建成设施正常运行,下大力气继续深入推进“废水回注”,同时加强钻井废泥浆及污油泥等危废处置,规范油田伴生气、轻烃回收利用管理,加快油区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

贺久长表示,延长石油集团下一步要研究油井伴生气储量开发整体方案,制定油井伴生气管理指导意见,对伴生气资源统一规划回收,提高伴生气利用率;加快油泥处置项目和炼厂催化烟气脱硫项目进度,目前项目已立项;加强现有设备设施运行监管,保证污水处理系统、干气脱硫、硫黄回收重要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减少因装置开停车造成的污染物异常排放,巩固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达标排放成果;继续推行区域注水开发,要将新开发区建成“丛式井采油、井口管输、污水集中处理、同层回注”为一体的开发模式,减少井场和油区道路数量,减少土地占用,避免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对污水回注配套设施建设和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全面实现污水达标回注。

新闻链接

陕西既是煤油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大省,又是水土流失严重省份之一。2008年,陕西省在国内率先出台了《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资源开采补偿费征收步入法制化轨道。

据统计,从去年10月至今年6月,该省共征收资源开采补偿费12.65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去年下达煤油气补偿费使用项目资金计划8.19亿元,其中省级4.9元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12平方千米。截至去年年底,累计下达计划资金24,5亿元,“游刃有余”地开展了矿区水保治理、水源区水保治理、水环境综合整治、水土保持生态长廊、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淤地坝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建设,共治理水土流失区域3000多平方千米。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