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加快意识转型,将节能和舒适度纳入设计核心

   2015-03-14 中国节能网1200
核心提示:建筑表皮是实现建筑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基本系统,对建筑的生态问题起决定性作用。高性能的节能幕墙、门窗和遮阳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常态。
      建筑表皮是实现建筑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基本系统,对建筑的生态问题起决定性作用。高性能的节能幕墙、门窗和遮阳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常态。
 
      总结国外的发展模式和我国不断提高的建筑节能要求,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建筑行业确实需要尽快进行意识转型和专业性的提升,将节能和舒适度等理念纳入设计的核心,重视这一来自社会的需求。
 
      建筑师应具有引领意识
 
      尽管建筑师和生产企业能够意识到建筑表皮对整个建筑物的节能起到重要作用,却很难达成共识。“建筑师希望更加侧重于美的表达,而将性能问题交给专业的生产企业、咨询公司去解决。而生产企业则发现,如果建筑师不懂性能,那么在设计之初就会给后续的性能实现带来严重的困难。这令双方目前都感到很困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汪恒指出。
 
      汪恒认为,国内决定一个项目设计是否需要做节能表皮及遮阳设计的核心动力当然来自于业主、政府、开发商、设计院等,但最重要的还是来自社会的需求。
 
      “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有相应的基本功能需求,要让相关人员对节能有一个不同程度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区规划部门、建筑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颁布的政策和规定,是建筑遮阳和节能实现的基本保证。”汪恒表示。作为建筑师,不仅要在政策规定的基本保证下贯彻和执行,更要具有引领意识,主动地于自身领域中进行思考,解决如何在实现建筑美的同时,使建筑达到国家越来越高的节能要求并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对建筑性能的需求的问题。
 
      第三方咨询机构助力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一些省份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上海为例,虽然出台了很多绿色规范标准,但是有些限定标准比较生硬,且与国家限定标准有一定差异。在绿色建筑的实施过程中,会产生新建筑节能产品的堆砌,反而束缚了建筑师的设计想法,此外整个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也牵扯了大量精力。”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陈雷指出。
 
      为了解决美与性能完美结合这一问题,国内出现了很多独立的第三方咨询公司,一部分走在前列的建筑设计院也纷纷成立了针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所或者分院。英海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邵长健博士认为,这种模式是伴随着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并且参照了国际上一些良好的操作方式而产生的。
 
      “以幕墙施工为例,现在市场上60%—80%的项目采取的模式是:前期建筑师有一个建筑方案出炉,中期会有专业的、第三方的独立咨询公司,即有着幕墙工程师背景的团队来配合建筑师、设计院把外墙相关的节点做到一定的深度,将整个技术平台搭建好,解决并控制住了80%—90%搭建程度上的技术问题,然后再进行之后的招投标过程。幕墙厂家进来之后再根据自身工艺方面的优势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最终形成合同。”邵长健说。
 
      由于第三方咨询公司是从建筑方案的设计阶段开始入手,很清楚建筑师是如何从外观、成本、功能方面经过无数次协调之后才得出的方案,因此,在幕墙厂家进来之后,通过与第三方咨询公司的对接,便可以把设计理念贯穿下去,避免一些颠覆性意见的产生。“这种模式在建筑师、施工方和生产商中间起到了很好的协调作用。”邵长健说。
 
      加快落实建筑师责任制
 
      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日前在2015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修订《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建筑师的执业范围和服务内容、责任、权利、义务,逐步确立建筑师在建筑工程中的核心地位,发挥建筑师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的主导作用。
 
      所谓建筑师主导就是建筑师负责制,在欧美国家及香港地区已采用多年。于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建筑师学会原会长林云峰也建言,建筑师应全程参与施工过程,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符合设计和法规的要求。
 
      “建筑师不仅是设计师,还是工程师,对建筑材料选取等技术问题的把握非常关键,建筑师的全程管理监督对工程质量和效果影响很大。但一直以来内地的建筑师基本只参与工程前期工作,例如整体构思和设计图纸。”林云峰表示。
 
      “去年底,住建部在工程质量两年行动计划中提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承担相应的质量终身责任。在此制度上,会使建筑师向前在咨询链条上延伸,向后在工程招标、工程服务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汪恒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注册建筑师总承包的概念,然后去进行专业分包的管理,近两年,很多建筑设计研究院也在推这样一种设计总包的模式,并且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分所。
 
      “要承认整个建筑专业的分化是利好的,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是对于项目运作要有统一的管理和协调。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需要通过实践将矛盾的对立面变成统一面。”汪恒表示。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