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让能耗统计监测发挥预警作用

2015-03-14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 近日,一部《穹顶之下》的调查纪录片引起了人们对雾霾污染空气环境之害的强烈共鸣。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纷纷就此积极建言。
       近日,一部《穹顶之下》的调查纪录片引起了人们对雾霾污染空气环境之害的强烈共鸣。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纷纷就此积极建言。他们表示,我国一些大城市的污染主要是工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新常态下,如何发挥好能耗统计监测预警作用,为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提供数据信息支撑,是不少两会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之一。
        节能降耗收获积极成效
        “能耗强度下降4.8%,是近年来最大降幅。”《政府工作报告》中引用的2014年我国能耗强度数据指标表明,近年来我国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事实上,2011-201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强度分别下降2.0%、3.6%、3.7%和4.8%,降幅呈现逐步加大之势。
        “能耗强度下降,一方面,是因为去年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冶金、建材等高耗能产业增速降低;另一方面,节能措施发挥了有力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晓强指出,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去年,国家制定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狠抓了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环保厅厅长陈国鹰介绍说,去年河北省煤炭消费总量减少了1500万吨,首次实现了负增长。全省压减钢铁产能1500万吨、水泥产能3978万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78.2万辆,关闭矿山141个,停产整治矿山478个。
        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荆门分公司总经理(厂长)江寿林表示,石化行业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耗消费大户。节能降耗是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我们积极落实中石化的“能效倍增”计划,采取管理节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合同能源管理6方面措施,推动节能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统计监测积极推进
        能耗强度下降,既是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导向作用,也是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努力贯彻落实的结果,这其中还凝聚着统计部门的辛勤汗水。
        2014年,全国能源统计系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讲话精神和“完善能源统计制度”的重要指示,按照国家统计局党组关于全面深化统计改革的总体部署,全面深化能源统计改革,全面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全面推进资源、环境统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节能降耗核算工作成效明显,通过完善地区能耗数据匿名交叉联审制度,加大能源平衡审核力度,充分利用部门、行业等各方面统计资料,加强对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跟踪监测和审核,数据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各地统计部门普遍加大了能源平衡表的编制和季度数据的审核力度,积极开展节能降耗进展情况监测预警。在节能降耗核算监测方面,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江西、甘肃和青海等地区工作比较突出。
        应对气候变化统计也全面展开。2014年2月,国家统计局与国家发改委共同组织成立由21个部门组成的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方案,全面部署了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通过与各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国家统计局修订完善了资源环境部门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研究建立了循环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并形成了研究报告;完成了全国主要资源消费量和资源产出率的测算;扩大了资源统计试点调查范围;印刷出版了《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完成了环保支出统计制度课题和清洁能源基金课题研究任务。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
        资源环境统计工作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改进了资源产出率测算方案,完成了2013年全国主要资源消费量和资源产出率的测算;开展了分省主要物质资源消费量和资源产出率测算方法研究,扩大了资源产出率统计试点调查范围,河北、安徽、广东、重庆等地陆续开展了试点调查。继甘肃、湖南之后,福建也将资源统计调查纳入2014年年报和2015年统计调查制度。
        新常态对能耗统计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一方面,需要稳增长保就业;另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既让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不至于超负荷,又能保证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这对能耗统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能耗强度指标设定为“降低3.1%以上”,虽比上年3.9%的目标只降低了0.8个百分点,但是,“这个目标完成的难度仍然很大”。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认为:“因为结构节能对能耗强度的降低贡献是最大的,前面结构调整容易的工作都做了,后面的越来越难,而且基数还在增大,技术节能也是如此。” 
        “目前,在碳排放方面中国承受的国际压力很大,能耗强度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个指标的确定既要顾及经济发展,又要考虑生活的长远。”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杜鹰表示。
        面对这个两难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表示,能耗统计为党中央、国务院进行宏观调控,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节能降耗是必须的,但“不能因为工业发展耗能、有排放就不发展经济了”。因此,能耗指标定多高合适,值得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审慎确定。
    高耗能企业无疑是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然而,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认为,重化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目前重化工业仍是许多地方经济的“脊梁”,不能一下子全部关停。因此,能耗指标的设定如何既保经济又保环境,必须慎之又慎。
        部分代表委员建议,节能降耗的指标设定还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程度给予相应的核定指标,尤其要考虑到不同的工业基础。“我市工业基础较弱,节能降耗的压力相对工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可能会更大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天门市委书记柯俊表示,“相关部门在能耗指标的核定上是否可以充分考虑不同的区情?”
        虽然能耗指标不由统计部门确定,但统计监测将为指标的确定提供基础数据。这对统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
        “能耗统计的覆盖面应该更广一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要把能耗的目标下降到3.1%以上。“要完成这个目标,意味着全年减少煤炭的直接利用1.27亿吨。”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小康表示,这超过很多发达国家全年的用煤量,意味着能源统计监测的任务更加艰巨。
        “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能源的分布情况,更需要了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分布情况。希望统计局能提供更加详细的能源统计报表。”政协委员、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委员建议。
        “能耗统计的覆盖面应该更广一些!”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认为,各行各业和社会大众个体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不断加深,行动力度不断加大,是能耗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此,吴鸿委员也有同感。他表示,节能减排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他建议:“能耗统计可以扩展至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发展,必须是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朱建民委员说,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让天更蓝水更清。期待能耗统计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诉求!
 
关键词: 预警 作用 发挥 监测 统计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