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垃圾围城”挑战城市环境 垃圾处理应“重分类 重利用”

   2015-03-18 固废家园微信 2140
核心提示: “垃圾分类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垃圾围城’,会对市容市貌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但垃圾中有‘宝’,关键是我们怎么通过有效分类等途径,把它转化为经济效益。”政协委员吕万玖说。

2014年时浙江绍兴市“三区”的生活垃圾日产生总量达2600余吨,正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按目前的增速,主城区唯一的垃圾填埋场将在三年内趋于饱和。“垃圾围城”给市容市貌带来考验,但同时也是一次挑战。此次“两会”期间,关于垃圾分类的话题引起不少政协委员的关注。

“垃圾分类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垃圾围城’,会对市容市貌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但垃圾中有‘宝’,关键是我们怎么通过有效分类等途径,把它转化为经济效益。”政协委员吕万玖说。

政协委员俞鸿琳则围绕前期报道过的“餐厨垃圾”做了相关提案。俞鸿琳说,目前全市共有大大小小的饭店13370多家,仅越城区及3个市直开发区就有大小餐饮单位2832家,日产餐厨垃圾就有近百吨。而目前正在建设的日处理200吨的餐厨垃圾项目,离正式运行还有两年多,这期间如何有效处理这些每天都要产生的餐厨垃圾,成为广大饭店餐饮企业非常棘手的问题。

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彻底有效解决,会带来二次污染。“由于目前绍兴市餐厨垃圾处理厂等相关设施尚未建设到位,厨余垃圾将和其他垃圾每天定时收运后,由小区清运人员分别收运至指指定的垃圾中转站,最后送至填埋场或焚烧厂处理。”俞鸿琳认为,这种处理方式只适合于居民厨余垃圾处理,对于大专院校和大中型餐饮单位产生的大量餐厨垃圾不适合,还要明确厨余垃圾处理的过渡办法。

无论是餐厨垃圾还是生活垃圾,大家纷纷认为“变废为宝”才是关键。俞鸿琳提出,“垃圾分类”理念要真正深入人心,应改“轻分类,重焚烧”为“重分类,重利用”。通过宣传培养减少垃圾产生的生活习惯,结合诸暨、嵊州部分乡镇“垃圾分类”试点经验,对市民进行指导并奖励,在乡土教材中加入垃圾分类知识。“在中国台湾,每户人家的垃圾袋都是有编号的,它与主人的信息一一对应,也就是‘实名制’。到了垃圾收集时间,家家户户自觉将分类装好的垃圾送到垃圾车上。如果过了集中收集时间,就须自行送到某个收集点,往往需要走一段路。”俞鸿琳认为绍兴可以借鉴经验,实行垃圾袋“实名制”。

“之前我们的‘垃圾分类’教育还不够到位,分类工作就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政协委员吕万玖说。“垃圾分类”要全民参与,还要部门分工配合大工程投入,建立分类系统处理机制,让市民共同监督。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