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危废处置全过程环境管理将趋严

2015-04-21    来源:中国环境报
0
[ 导读 ]: 近年来,随着国家“十一五”《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实施,危险废物填埋场建设速度大大增加,但是危险废物填埋处理的环境管理技术手段并没有跟上。

●规范危险废物填埋的选址技术要求,要求场址区域不在泉眼,明确地下水水位概念

●严格危险废物填埋的入场标准,提高危险废物填埋场废水排放控制要求

●增加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分类要求,完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建设要求和包装容器的技术要求

本报综合报道 记者近日从环境保护部网站获悉,《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两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已经编制完成,现公开征集意见。

近年来,随着国家“十一五”《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实施,危险废物填埋场建设速度大大增加,但是危险废物填埋处理的环境管理技术手段并没有跟上。

因此,此次修订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通过规范危险废物填埋的选址技术要求,要求场址区域不在泉眼,明确地下水水位概念;严格危险废物填埋的入场标准,提高危险废物填埋场废水排放控制要求;增加危险废物安全运行技术要求和对监测方法等,加强和完善我国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无害化处置全过程的管理。

修订后的《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则对贮存设施的选址要求进行了调整。现行标准统一规定:防护距离居民区800米、地表水域150米。若按三种分类情况来看,只有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的建设能达到这个要求。因此,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发布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对相应条款做出修改。

同时,修订后的《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还增加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分类要求,完善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建设要求和包装容器的技术要求,细化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运行管理和贮存设施关闭的要求,明确了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应急保障措施,补充并统一了危险废物标签和种类标志。

 
关键词: 全过程 处置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