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配分温度对Q&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2015-05-06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0
[ 导读 ]: 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和节能性能要求的提高,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在汽车上应用意义越来越重要。Q&P钢因优异的强韧性的结合,并且不需要添加合金元素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对Q&P研究较多的是两步法热处理工艺。

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和节能性能要求的提高,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在汽车上应用意义越来越重要。Q&P钢因优异的强韧性的结合,并且不需要添加合金元素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对Q&P研究较多的是两步法热处理工艺。本文则采用较为简单的一步热处理法对03C-1.5Mn-1.5Si成分钢进行处理,旨在寻找更加简便的热处理过程,易于实际工业生产。

淬火配分工艺的目的之一就是获得室温下稳定的残余奥氏体,因此一方面要避免渗碳体的析出,另一方面少添加或者不添加碳化物形成元素,从而使碳元素完全从马氏体中扩散至奥氏体。硅元素和铝元素因其在渗碳体中极低的溶解度而可有效抑制渗碳体析出。

铸坯首先加热到1200℃,保温2h后进行热轧,铸坯从50mm热轧至4mm,终轧温度850℃,在600℃模拟卷取。热轧板经酸洗后冷轧至1.5mm,采用盐浴法模拟Q&P热处理工艺。首先将试样放入900℃盐溶液中保温2min,然后淬火至不同的配分温度(250、300和350℃)保温5min,最后冷却至室温。

在一步法Q&P热处理过程中,随配分温度的升高,伸长率和抗拉强度降低而屈服强度提高,在250℃配分后得到比较优异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1655MPa,屈服强度870MPa,伸长率16.8%。强塑积27804MPa·%。奥氏体化后分别在250、300和350℃配分后,残余奥氏体含量逐步降低,在250℃得到奥氏体含量的最大值为5.94%。残余奥氏体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具有TRIP效应,提高伸长率,抗拉强度随配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是由于马氏体脱碳软化造成的,屈服强度升高则是与配分过程中下贝氏体的形成有关。

 
关键词: 影响 性能 组织 温度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