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垃圾分类管理尚需更多智慧

2015-05-27    来源:长沙晚报
0
[ 导读 ]: 25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从“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五个环节对垃圾分类全流程予以规定。根据《规定》,单位和个人应该“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违者,个人最高罚200元

25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从“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五个环节对垃圾分类全流程予以规定。根据《规定》,单位和个人应该“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违者,个人最高罚200元,单位最高罚5万元。

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投放是现代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一方面它代表了市民整体的文明素养,另一方面它也是垃圾综合利用在入口环节的具体体现。对于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投放,不管是基于环保还是培育市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说都不缺少这方面的认识。近些年来,许多城市陆续推出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相关规定,试图通过管理有效改变居民混装垃圾和乱投入的陋习,无疑是一种进步。

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效果并不能立竿见影。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文明习惯的培育是很长的周期,不可能一蹴而就,简单立个法、制定个规定,毕其功于一役,显得过于理想化。其次,垃圾分类与定点定时投入,也不是单纯的管理命题。早在2011年北京市就有类似立法,而3年多过去了,效果依然甚微。可见,管理固然需要罚款,但罚款却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方式。如,日本对垃圾分类有严格处罚制度,大件垃圾不预约投放将被罚款,表面是惩罚,但前提还是“预约”服务。而类似有严格约束制度的发达国家,处罚的背后都有十分完善的服务体系,而这些才是城市该关注和学习借鉴的。

在如何引导居民科学分类、定点定时投放上,还需要更多的服务对接,比如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公众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将垃圾分类变成公众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加大基础投入,让每个单位和家庭有条件实行分类;抓好清运对接,要尽量将垃圾的投放与运输环节相衔接,赋予居民垃圾定时投放的便利;建立奖励机制,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如一些城市推出可回收垃圾有奖积分、可回收垃圾冲抵物业费等,都是不错的尝试。

此外,垃圾分类还是垃圾回收利用的经济命题。垃圾没有回收利用的完整处理链条,垃圾分类毫无意义。如果垃圾分类成了赔本的买卖,那么垃圾分类所需的成本,有可能成为政府与居民的负担,反过来影响和制约垃圾分类的推进。

总之,垃圾分类管理的智慧在立法之外,需要从长期性、系统性的角度来寻求方案与机制,并在管理的服务化方面做好功课。

 
关键词: 智慧 更多 管理 分类 垃圾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