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临沂“铁腕”治污遭遇“阵痛”有何药方?

   2015-07-06 新华网2740
核心提示:作为新环保法实施后第一批被约谈的城市,4个多月前,临沂在全市掀起大规模环保风暴,57家污染企业被关停,400多家企业被要求限期整顿,由此也成为全国唯一在约谈后采取停产整顿的城市。

作为新环保法实施后第一批被约谈的城市,4个多月前,临沂在全市掀起大规模环保风暴,57家污染企业被关停,400多家企业被要求限期整顿,由此也成为全国唯一在约谈后采取停产整顿的城市。然而,4个多月过去,企业关停导致6万人失业,引发了千亿元规模的债务危机,而重点治理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依然超标

治理环境功在当下利在长远,相信在理论上无人会质疑。然而,在付诸实施时常常遭遇理想和现实的剧烈碰撞。临沂的治污进程,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为什么治理污染会陷入这样的难局?如何能够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为转型带来的“阵痛”寻得“药方”呢?

药方一:形成全国上下抓治污的良好环境

必须肯定,临沂以刚性措施治污值得赞扬。但铁腕治污,临沂作为样本,环境改善,民众点赞,企业欠债,工人失业,可谓环保两难。

这是发展方式转型的时代必然要出现的景象,就算不是临沂,也会是别的城市。

在全国唯一一个约谈后停产整顿的城市这一名号背后,包含了敢于动真格,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改变传统政绩观的勇气和决心。环境治理上容不得文过饰非,得过且过。无为而治最无风险,却是最大的失职。临沂的主政者不会不知道,关停整顿污染企业,将冒失业率上升、财政收入下降、局部债务危机加重等风险,这些风险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转化为主政者的政治风险。仍要迎难而上,而不是在约谈后虚与委蛇,表明的是想有作为的立场。这是地方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上应该普遍秉持的态度。

还要看到,治污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利益格局。其中附着的利益不仅与企业有关,甚至也与政府有关,因此,由政府主导启动阶段性治污并无不妥。政府具有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和刚性执行能力,这是打破利益格局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政府出面还发出了切断与利益格局之间千丝万缕关系的信号,有助于保证治污所需的力度。

治污的初衷不容置疑,而且刻不容缓。不能仅是一城一地在行动。必须形成全国一盘棋,齐心协力抓治污。否则,对于积极行动的地方政府会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会望而却步。要形成全国上下抓治污的良好环境。

药方二:对转型代价应做好预案 把“阵痛”降到最低

关停企业立即会让一些工人失业,这些人的生存保障与就业后路,应该在关停之前有所考虑。雾霾要解决,就业也要解决,这两难处境,相当考验难验我们地方管理者的智慧。

治污带来的阵痛是我们政府过去盲目追求GDP造成的恶果。在大力治污的同时,必须千方百计解决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和矛盾,把阵痛减小到最低。

一言以蔽之,没有甩不掉的包袱,没有治理不好的环境,关键是能否真切认识到环境治理是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做好行政和政策、行政和市场间的统筹,如此才可能跳出临沂目前面临的困境。能否统筹治理,不仅是临沂面临的课题。

药方三:平衡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保问题牵连甚广,关系到经济、社会、民生,如何平稳过渡,平衡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决定着危机能否成为转机,阵痛能否换来重生的关键。

刮骨疗毒,肯定痛,民众难,政府也难,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精神爽朗,是上下一致的诉求,让我们多多设身处地,而不只占在自私的立场考虑问题,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牺牲环境搞发展,不行,牺牲民生搞治污,也不行。

据最新报道,临沂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凌绫对此回应,如果确实有企业不能够复产,造成企业职工失业的,当地一定会做好再就业工作。并且当地政府已成立金融领导小组,以协调解决企业停产带来的债务危机。

下一步希望能够看到,临沂市在大力治污以及解决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和矛盾方面探索出更多“药方”,真正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