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国节能减排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2014-05-09 中国节能网2550
核心提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近日明确,“十二五”前三年累计节能约3.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亿吨,对于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人口大国,这一成绩的取得可谓殊为不易。然而,去年以来席卷全国的“雾霾”,用最直接的方式暴露了节能减排工作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近日明确,“十二五”前三年累计节能约3.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亿吨,对于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人口大国,这一成绩的取得可谓殊为不易。然而,去年以来席卷全国的“雾霾”,用最直接的方式暴露了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十二五”节能减排6项约束性指标中,单位GDP能耗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率前三年分别只完成五年总任务的54%和20%,与60%的进度要求还有明显差距,未来节能减排的压力十分巨大。
  
  简而言之,人类利用能源已经大致经历了3个能源时期:柴薪时期、煤炭时期和油气时期,用一个时段的主要燃料作为划分的依据。当前国际的能源发展趋势,正在开展新一轮的能源结构转换,从矿物能源想可再生能源转换,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用无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
  
  面对这一轮的能源结构转换,中国的基本形势相当严峻。在广大农村地区,中国用煤炭替代柴薪还没有完成。集中表现在许多农村用能的商品话程度很低,全国还有几亿人口大量使用农作物秸秆、树木树枝等传统生物质能实现做饭、取暖。这些农村地区的能源结构转换,又不能延续发达国家的煤炭、油气转换路径,不仅需要在农村发展沼气等现代生物质能技术,而且需要大规模发展核能、水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用以替代柴薪和煤炭,这对于这些依旧不富裕的农村地区,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中国用油气替代煤炭的转化也没有完成。2011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为30.34%、石油为33.07%、天然气为23.67%;这些数据在中国分别为煤炭70.39%、石油17.67%、天然气4.5%。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到绝对主导地位。同时,中国属于“贫油少气”的国家(页岩气资源除外),常规石油资源不足,2008年剩余可采储量为21亿吨,原油产量难以实现持续大幅增长。从中国的资源条件看,已经不允许中国用石油替代煤炭实现能源结构转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以柴薪为主要燃料的地区,其能源利用效率低、大气污染严重,是不争的事实,更谈不上节能减排了。面对中国七成比例的煤炭消费,显示出能源消费结构的失衡,在加上能源利用效率整体偏低,高耗能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顽疾,还有政策机制不完善、基础工作薄弱,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可谓任重道远。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