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国核电当借阿海珐成鼎足之势

   2015-07-15 和讯网 2460
核心提示: 中国核电风云初起,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发表讲话,强调核电要“走出去”,而世界核电产业处于重新洗牌的窗口期,曾经的法国核能巨头阿海珐正深陷财务困境之中,寄希望于通过资产重组获得生机。尘埃未定之机,中国核电(601985,股吧)当借阿海珐成鼎足之势。

中国核电风云初起,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发表讲话,强调核电要“走出去”,而世界核电产业处于重新洗牌的窗口期,曾经的法国核能巨头阿海珐正深陷财务困境之中,寄希望于通过资产重组获得生机。尘埃未定之机,中国核电(601985,股吧)当借阿海珐成鼎足之势。

法国核能巨头阿海珐近期深陷财务困境之中。阿海珐从事核燃料采矿、核燃料提炼和销售、核反应堆制造、废料回收等全部核循环业务。阿海珐的核电技术EPR,即欧洲压水堆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前,阿海珐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反应堆制造商。但自2011年起,阿海珐连续亏损,深陷财务困境的泥沼——2011年亏损24.24亿欧元,2012年亏损0.99亿欧元,2013年亏损4.94亿欧元,2014年亏损更高达48亿欧元之巨,超过其37亿欧元的市值。除了采取裁员、缩减投资、剥离非核心资产等措施外,阿海珐寄希望于通过资产重组获得生机。

2015年5月,法国政府做出让法国电力公司收购阿海珐核反应堆业务的决定。此外,中国的中广核、中核和东方-电气(600875,股吧)等据传也有意参与其中。昔日核能巨头面临着被分拆重组的命运,这场盛宴如何落幕引人瞩目。

阿海珐需要中国市场以摆脱困境

法国电力体制具有国家主导特征,在法国政府的安排下,法国电力集团EDF提出了对阿海珐的收购要约。这不禁令人想起一件尘封的往事:2006年2月,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宣布有意收购法国公用事业公司苏伊士,这一举动引发法国政府关注,担心法国“明星企业”落入外国公司之手。时任法国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随即提出建议:法国燃气GDF和苏伊士合并组成“巨型”能源企业,让意大利的公司没有机会“下手”。历史会再次重演吗?

法国政府对于阿海珐的心态是较为复杂的。第一个层面的心态是:不甘心。法国对核电产业的培育历程充满艰辛,历经几十年,终于在世界核能技术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法国政府不愿意轻易舍弃历史优势,将鸿图华构的骄傲白白拱手相让。第二个层面的心态是:无奈。法国政府在长期规划中降低了核电在国内电力供应中的重要性,承诺在2025年将法国核电比重从当前的75%降低到50%。但向新的能源结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法国电力供应仍然主要依靠核能,不得不维持一定的投入,并且要顾及支持核电继续发展下去的社会和政治力量的影响。第三层面的心态是:侥幸。法国政府试图通过EDF和阿海珐之间更加密切的纵向一体化证明:阿海珐之所以失利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因为自身的运维能力不足,EDF和阿海珐合并将有利于以EDF的运维能力弥补阿海珐的短板,或许能够扳回法国核电产业的衰退局势。第四个层面的心态是:犹疑。法国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上起步较晚,要努力改变落后局面尚需大量投入。但是对当前财政拮据的法国政府来说,拿出巨资拯救阿海珐恐怕是心有余力不足。

阿海珐严重亏损,债务负担极重,信用评级已被标准普尔降至垃圾级别。EDF收购阿海珐也有不少顾虑:首先,短期内阿海珐迫切需要补充资本金,但是,欧洲电力市场不景气,EDF提出的20亿欧元出价虽低于阿海珐的内在价值,而相对于EDF近期不佳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也是蛮拼的。其次,EDF从内心讲只愿意拿优质资产,不愿意扛包袱,尤其希望能够隔离两个延期的欧洲压水堆(EPR)项目的影响。第三,自阿海珐2001年成立以来,EDF和阿海珐之间关于法国核能工业领导地位的争议就从未间断,双方在以往的合作中相互制肘,关系一度紧张,现在更在如何整合、如何安置雇员方面存在不少争议。由这三点看来,双方的并购整合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变数。当前,虽然在法国政府的安排下,EDF对阿海珐提出了收购要约,但最终的结局仍然是开放性的。

法国本土和欧洲市场的需求在萎缩,而法国国家层面对核电的支持力度在下降,阿海珐要摆脱债务危机和流动性危机必须依靠发掘核电出口潜力。在出口市场上,中国在阿海珐的生存和发展中日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新建核电项目的潜力看,中国正在推进核电重启,将是世界核电市场上需求最为集中、口袋也最深的一个大客户。此外,阿海珐还需要借助与中方的合作恢复其声誉:芬兰奥尔基洛托核电项目、法国弗拉芒维尔核电项目的拖延带给阿海珐的不仅是财务困境,更是声誉困境——EPR技术的安全性和先进性受到质疑,阿海珐的运维能力也因与客户之间的法律诉讼而饱受诟病。为了恢复国际竞争力,阿海珐迫切需要第三代核能技术EPR能够在中国台山项目的基础上顺利推广开来,也迫切需要在英国欣克利角项目上能够与中方进行密切合作,从而消除各方对于其技术和运维能力的质疑。

阿海珐深陷困境,而阿海珐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使得讨价还价的天平向中方呈现有利的倾斜。中国核电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好阿海珐的困境带来的机会?

中国核电需要阿海珐吗?

世界核电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在争议中发展。2010年,福岛核电站由于海啸引发事故,造成极为巨大的影响,世界核电市场遭遇重创,其发展轨迹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时隔5年,福岛事件带来的“去核化”冲击虽然有所缓和,各国在核电问题上逐渐趋于理性,但是世界核电市场持续低迷的状况仍难以改善。除去福岛事件冲击因素之外,迅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形成了对于核电的有力竞争,是世界核电产业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OECD国家纷纷调整能源和电力组合,积极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2012年,中国发布核电中长期规划和核安全规划并宣布重启核电发展。中国在世界核电市场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提出大力发展核电,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和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的电力生产主要依靠化石能源,其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煤。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12年,中国的电力生产为4994TWh,其中,煤电3785TWh,天然气发电86TW,核电97TWh,水电872TWh,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147TWh。对于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2012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体,碳排放增量占当年世界全部碳排放增量的70%。严峻的现实压力下,中国的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向刻不容缓。

清洁能源当中,核电属于高能量密度的能源,相对于风电、太阳能等间歇性能源输出功率稳定高效,并网的效率、成本和经济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优于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从近期看,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核电,才能同时满足保障电力供应和清洁空气两个目标。中长期看,核电在中国电力生产中的比重目前只有2.4%(见图表一),比例较低,装机容量和欧美核电大国相比尚存不小的差距,国内核电市场中长期发展的空间仍然较大。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划,2014年-2020年,中国核电投产装机年复合增速将接近20%,2020年以前,中国核电产业将新建35GW,平均每年新开工5到6台机组。

巨大的内需是中国核电产业成长为国际优势产业的得天独厚条件。同时,核电“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迅速提升的核电技术水平和强大的核电装备能力、以及当前核电资产证券化带来的充裕资金,又为中国核电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了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有利条件。

中国自2012年确定了核电重启的战略,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发表讲话,强调核电要“走出去”。在世界核电产业正处于重新洗牌的窗口期,中国核电需要把握住难得机遇,成为影响世界核电产业格局的重要新生力量。此时此刻,阿海珐的困境或将带给中国核电一个走向世界的难得机会。

阿海珐的三代核电技术EPR虽然因芬兰奥尔基洛托核电项目和法国弗拉芒维尔核电项目的拖延面临质疑,但毕竟是迄今为止极少数的已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的三代核电技术。除技术优势外,阿海珐的运维管理能力、产业链延伸能力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也有助于中国核电对标国际市场。此外,阿海珐拥有完整的核循环业务。整个核循环产业链包括:前端环节——天然铀开采、铀转化、浓缩以及核燃料元件制造,核心环节——反应堆设计、施工,以及后端环节——乏燃料处理等。阿海珐在核循环的所有环节均确立了优势地位。在天然铀的开采方面,阿海珐拥有广泛的区域布局,有助于保障核反应堆建设运营所需的原料铀供给,例如,在原料铀方面可以在哈萨克斯坦生产,直接提供给中方的企业。在核废料的处理方面,阿海珐具备世界顶尖的技术水平,有助于中国核电形成完善的核循环体系。

世界核电市场的未来前景不明朗,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下,核电技术供应商之间的竞合关系必将重新塑造,从单打独斗向合作发展将成为趋势。无论是阿海珐还是中国核电企业,当前都需要借助合作共谋发展。中国核电经过多年来的核电发展建设,在新型技术自主研发、设备制造和运营管理方面积累和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仍然需要借力阿海珐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品牌和产业链掌控能力。

从世界核电产业发展的动态看,中国核电将在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收购阿海珐将成为中国核电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捷径。即使当前法国电力对阿海珐已经提出收购要约,但是,在大局势的左右之下,事件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可能,更何况法国政府和EDF对阿海珐是半心半意!可以合理推测,如果中国核电借以整合阿海珐的技术、品牌和产业链优势,世界核电产业将上演一场新的三国演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