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吴昌华:打造应对气候变化精英圈

2015-07-29    来源:国际金融报评论
0
[ 导读 ]:作为“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的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8年来一直努力,把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机构和个人,组成“精英俱乐部”,通过资源整合、思想沟通,联合应对气候变化的力量。

吴昌华:打造应对气候变化精英圈

作为“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的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8年来一直努力,把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机构和个人,组成“精英俱乐部”,通过资源整合、思想沟通,联合应对气候变化的力量。

“气候组织是一个以领导力为基础的精英俱乐部。我要以领导力为基础,理解谁是领导,谁在领这些事情。” 吴昌华直言, “气候组织”在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针对社会高层,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企业、能带动民众的名人等。

而当记者问吴昌华,如何看待民众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时,她笑言,“推动绿色发展,最终当然要落实在广大民众,但由机构性质决定。”

找准关注焦点

社会组织如何做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是许多机构都在探索的难题。而吴昌华的实践、探索,为其他机构提供了重要借鉴。

气候组织在中国的起步、发展,主要是从吴昌华任大中华区总裁开始的。在气候组织2007年进入中国时,气候变化对于许多人或许是陌生、遥远、宏观而模糊的话题。因此,从2007年上任开始,吴昌华抓住一切机会,提高媒体曝光率,推动气候变化成为大众关注的公共议题。

最亮眼的一次,可能是在2010年联合国[微博]气候大会的墨西哥坎昆会议期间。当时,气候组织利用这个全球关注的机会,会议期间在场外举行为期了3天的边会。与重大事件相结合,这是吴昌华扩大气候组织影响力的重要方法。

吴昌华在中国领导气候组织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国际组织的全球性规范。全球气候组织在伦敦是可以公开募款的非营利性机构,在中国注册为外资企业,但仍与伦敦的非营利性运营保持一致。全球员工通过工作系统,将所有财务、项目进度都保持全球团队协作,在中国区运行的许多项目也来自伦敦或其他地区。

与许多非营利性机构相比,吴昌华认为气候组织的高度专注性,使其独一无二。“别的机构做很多很多事情,气候变化只是其中之一,而我们只研究气候变化。我相信没有机构跟我们做的一样。”吴昌华这样介绍气候组织的专注度。

迅速适应潮流变化

在气候变化这个大目标下,吴昌华的工作重心一直在灵活调整,她总能迅速抓住潮流变化而快速行动。

刚把气候组织引入中国时,吴昌华更多在大众媒体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情况。

之后,吴昌华开始为政府、企业撰写气候变化政策报告,“如今很多地方决策者对低碳绿色发展都有了深度的理解和思考,关键是怎么操作、怎么探索。”吴昌华告诉记者,“在接触和对话中,我们不断针对不同城市进行研究,撰写研究性报告,为政府官员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低碳政策建议。”于是,吴昌华开始为地方政府搭建绿色经济产业融资平台,于是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产业公司也陆续走进了他们的圈子。

而到最近两年,应对气候变化已经进入由企业采取实质性行动的阶段,吴昌华主要通过“未来学院”进行案例教学,邀请企业作为案例,请高管向学员介绍自己企业的绿色技术或管理理念。

如今,随着在低碳领域的影响力扩大,吴昌华被邀请担任越来越多的社会角色。最近,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也邀请她成为副主席,希望借鉴她的思维、行事方法,推动政府和各个产业从设计环节就开始,把以人与自然为本的标准贯穿始终。

 
关键词: 精英 变化 气候 应对 打造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