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提早布局“一带一路”的葛洲坝环保新兴业务转型记

2015-08-0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0
[ 导读 ]: 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传统企业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战略之举。

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传统企业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战略之举。

身处传统行业的央企,遭受了发展困扰的切肤之痛,纷纷加入转型升级的大军,但转型升级的进展和成效如何呢?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葛洲坝转型升级进行了独家专访。 该公司介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逐步深化,目前该公司也会集中优质资源,全面布局“一带一路”项目,为进一步打开该类市场做准备。另一方面,布局水务、污泥污土治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分布式能源的工作也在加紧展开,环保新兴业务已初具规模。

深耕“一带一路”

作为三峡工程建设主力军的葛洲坝,核心业务为国内水利水电建设,面对国内传统建筑主业日益萎缩的现状,葛洲坝现任领导班子从2013年上任伊始即布局转型升级,制定了《促进战略实施的指导意见》。整体布局中,业务结构调整成为龙头,也有明显成效。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互联互通。葛洲坝先后在国内外承建过一批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桥梁、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技术领先和人才储备等方面有优势,有助于其开发“一带一路”项目。

一位葛洲坝内部管理层透露,葛洲坝将强化工程总承包的能力,提升投资运作、工程设计咨询和运营维护服务等技术水平,构建国际工程领域的投资、规划、咨询、设计、融资、采购、施工和运营维护全价值链综合服务能力。目前,葛洲坝的海外分支机构有100多个,业务覆盖149个国家与地区,早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之前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球市场布局,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的所有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葛洲坝谋划了“一带一路”的区域市场和国别市场开发,加强项目运作,积极抢抓战略机遇。

2015年1至6月,葛洲坝的新签合同累计实现1447.16亿元,为年计划新签合同的90.45%,国内为788亿元,约占54.46%;国际为659亿元,约占45.54%,新签国际合同比上年同期实现134.37%的增长,国际市场开发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今年上半年,葛洲坝也先后中标了安哥拉卡古路卡巴萨水电站项目,合同金额 45.32美元;喀麦隆 Nyong河 Mouila Mogue 水电站 EPC项目,合同金额为 8.79 亿美元;连同去年签订的阿根廷圣克鲁斯河总统电站(Nestor Kirchner)和省长电站(Jorge Cepernic)水电站项目,合同总金额达47亿美元。

创新融资模式上,葛洲坝将在“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根据各类项目的特点,量身订做适合项目实施的投融资模式,结合PPP、BOT以及TOD等,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转变思维,从而打破建筑行业发展的困局。

今年1月,该公司出资 9000 万美元,参股巴基斯坦 Suki Kinari Hydro (Private) Limited 项目公司,持有20%的股权,获得巴基斯坦Suki Kinari 水电站项目EPC 合同,金额 13.14 亿美元,创造了“小额参股投资+EPC”的融资模式,既获得了 EPC 合同,又能取得投资收益。

据了解,亚投行将采取“银行+基金”的模式,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初期将主要向主权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主权贷款,今后也将考虑设立信托基金,针对不能提供主权信用担保的项目,引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PPP),通过亚投行和所在国政府出资,与私营部门合理分担风险和回报,动员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以及私营部门等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葛洲坝将通过各地代表处和分支机构,对各地项目随时跟踪,利用其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优势,帮助当地政府和项目业主申请到亚投行贷款,以及与亚投行所属基金合作,有效解决项目实施的资金问题。

开拓新兴业务

对于葛洲坝公司而言,目前该企业希望通过在“一带一路”等国内外工程原有业务之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其中就涵盖了水务、污泥污土治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分布式能源等环保新兴业务领域。

今年1月,该公司完成了对凯丹水务75%的股权收购,也正式进入水务领域。凯丹水务的污水处理能力为55万吨,目前公司正在接洽多个水务类项目,预计2015年底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00万吨,2017年达到1000万吨,跻身全国水处理行业前三。

环保业务上,葛洲坝相对陌生,之所以选择水务领域作为公司开展环保业务的突破口,是基于该公司作为业务领先的水电建筑工程承包商,有着丰富的与“水”打交道的经验。作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主要参与方,葛洲坝承建了国内100余座大型水电站,同时也在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承建了30多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除了水利水电工程外,葛洲坝还具有水务处理经验,在宜昌总部基地,建设并运营了可供30多万人供水的水厂,在非洲、南美等多地承建和运营过一些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

今年6月,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绿园科技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 5.5亿元,控股55%与大连环嘉集团董事长王金平先生,共同设立葛洲坝环嘉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

在此之前,葛洲坝所属的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分别于2013年11月与武汉理工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股东,设立葛洲坝武汉道路材料有限公司,开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与道路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2014年,葛洲坝全资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也与民营创业团队合资设立葛洲坝能源重工有限公司,从事分布式能源系统、海洋工程、机电设备的委托生产、研究、开发等,设立后当年实现签约14亿元,实现收入1.7435亿元。

经过探索,其已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的大环保业务,包含大水务(水源地建设、水净化、供水管网建设、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治理全产业链)、重金属污染场地治理(污水、污泥、垃圾填埋场、尾矿)、固废的处理(节能降耗、城市及农村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分布式能源建设及装备制造等板块。

按照该企业的计划,未来三年中,通过环保新兴业务领域的开发,将使非工程业务的收入占比,达到公司总收入的50%。2014年,葛洲坝主营业务收入约716亿元,除工程施工之外的其他业务占比仅占1/4。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环保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