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新技术让液滴悬浮并发出蓝光

2015-08-14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 法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类似于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的全新悬浮技术,用电让液滴从金属盘子上悬浮起来,并让悬浮液滴和盘子之间的缝隙发出微弱蓝光,照亮上面悬浮的液滴,形成迷你照明装置。

法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类似于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的全新悬浮技术,用电让液滴从金属盘子上悬浮起来,并让悬浮液滴和盘子之间的缝隙发出微弱蓝光,照亮上面悬浮的液滴,形成迷你照明装置。

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由德国科学家约翰·戈特洛布·莱顿弗罗斯特1756年发现。把水滴滴到滚烫的铁板上,当将铁板加热到仅高于100℃,水会发出嘶嘶声并迅速沸腾,但当加热到280℃以上,液滴与铁板之间就会形成一层水蒸汽,让水珠悬浮起来并在铁板上四处滚动。过去厨师们滴水试炒锅是否够热就是这个道理。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日报道,法国可替代能源和原子能委员会物理学家塞德瑞克·珀赖因领导的研究团队,用电流而不是加热的方式让液滴悬浮了起来。珀赖因团队设计的全新装置能向导电的液滴施加电流并快速拍摄下液滴行为。他们将具有导电性的弱盐酸液滴悬空在金属盘的上方,向液滴施加电压,当液滴逐渐向下与盘子接触后,形成的电流能使盐酸溶液中的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一旦施加的电压超过50伏,液滴从盘子表面升起来,逐渐离开盘底形成悬浮现象,液滴与盘子间的缝隙发出微弱蓝光。

研究团队对蓝光现象感到非常意外和兴奋。珀赖因解释道,较低的50伏电压,就能在液滴和金属盘间的小缝隙形成强电场,将缝隙内的气体电离成高密度等离子体,从而发出蓝光。

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分析等离子层的成分,并研究发光时液滴底部的等离子动力学,以弄清缝隙内的气体到底是电解水产生的氢气还是水蒸汽。

这一发表在《应用物理学通讯》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有望提供一种全新技术生产出可自由移动的微型等离子体装置,也会为基础物理学研究打开新视野。

 
关键词: 发出 新技术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