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政策标准分析

   2015-08-26 能源评论 1790
核心提示: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下文是小编整理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定义及分类信息介绍。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下文是小编整理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定义及分类信息介绍。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定义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开发涉及材料、化学、机械、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电学、系统与控制多个学科,其关键技术包括电池组配技术、热管理技术、电能管理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等。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技术己成为电动汽车走向普及的瓶颈,需要从材料开发、电池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集成、商业模式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分类

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可以分为蓄电池和燃料电池两大类,蓄电池用于纯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燃料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汽车(FaV)。

1、蓄电池

蓄电池在纯电动汽车中是驱动系统唯一动力源,主要有镍锅、镍氢和铿离子电池等。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铿离子电池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诸如日产Leaf、丰田普锐斯 plug-in、特斯拉ModelS、通用Volt、福特FocusEV以及宝马i3等新能源汽车上都采用铿离子电池。此外,铿资源较为丰富,价格也不贵,可以说铿离子电池是蓄电池中目前最被市场看好的动力电池。4类蓄电池的性能比较见图1。

2、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燃料与氧化剂通过电极反应将其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燃料电池不需要充电,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少以及能连续大功率供电等优点。另外,燃料电池汽车可达到与燃油汽车相同的续驶里程。

根据电解质的不同,燃料电池可分为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溶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5类。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燃料电池汽车中的应用较多,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极具竞争力的电池类型。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政策标准分析

三、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上涨带火了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有预测报告称,随着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正进入黄金期,到2017年,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将暴增至400%。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政策也备受关注,下面一起来看下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政策标准分析。

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预计2015年增长150~200%,销量达到20~25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6年增速保持50%以上,达到35~40万辆。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支柱,车用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应用前景,是决定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实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关键。

据最新出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5)》指出,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此外,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日本在技术方面领先,韩国在产值方面最大,中国则在产能方面最大并最具有市场潜力。

单从中国的角度来观察,我国目前具有众多的锂离子电池及关键原材料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生产制造装备技术日渐成熟,形成了全球最为完善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体系,培养了众多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积累了丰富的锂离子电池生产经验。为我国电动汽车“三纵三横”技术体系中的“第三横”,动力电池和电池组管理系统,实际上一直就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拖底的那重要一“横”。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标准制订和行业规范管理方面的工作已经大面积展开。从车用动力电池的标准体系来观察,我国目前已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性能要求、安全要求、循环寿命要求及各自的试验方法方面有了国家推荐标准,并且在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方面有了相应的国家推荐标准。

对于动力电池的测评,应该从整车集成和实际使用出发,通过对电池深入细致有效的测试评价,将性能良好的电池通过集成技术的叠加,进一步提升其安全性和综合性能,以推动动力电池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

(本文资料来源于中国报告大厅、国家新兴产业网)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