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你问我答】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2015-09-16    来源:成远防磨喷涂
0
[ 导读 ]: 当床层由静止状态转变为流化状态时的最小风量,称为临界流化风量。

1、什么是临界流化风量

当床层由静止状态转变为流化状态时的最小风量,称为临界流化风量。

2、流化床有几种不正常的流化状态

流化床不正常的流化状态是沟流、节涌、和分层等

3、什么是沟流

在一次风速未达到临界状态时,床层过薄颗粒大小和空隙率不均匀。空气在床料中分布不均匀,阻力也有大有小,大量的空气从阻力小的地方穿越料层,其他部分仍处于固定状态,这种现象叫沟流。

4、沟流一般分为哪几种形式

沟流一般可分为贯穿沟流和局部沟流。

局部沟流:如果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可以将全床流化,这种沟流称为局部沟流

贯穿沟流:在热态运行状态下,沟道未贯穿的部分会产生结焦,因而加大风速也不可能将未流化的部分流化起来,这种情况称为贯穿沟流

5、什么是节涌

在床料被流化的过程中,当一次风流化形式主要以“气泡形式在床料中向上运动并在上部小气泡聚集成大气泡时,气泡尺寸等于容积的截面尺寸。当气泡向上运动达到某一高度时崩裂,气泡中所包含的固体颗粒喷涌而下,料层由于气泡运动所引起的波动达到最大,这种现象叫节涌。

6、什么是分层

当宽筛分的床料中细颗粒含量缺少时,会出现料层流态化下较粗颗粒沉底,较细颗粒上浮的床料自然分配状况,这种现象就称为料层的分层。

7、影响循环倍率的运行因素有那些。

影响循环倍率的运行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离器效率,燃料粒度,燃料含灰量,燃料的成分,灰特性,灰颗粒的磨耗特性对循环倍率有决定性影响。

锅炉负荷的影响。随着机组负荷的降低,即锅炉蒸发量的减少,锅炉整体风量和烟气流速必然降低,促使CFB锅炉循环倍率也相应降低。

8、床料层中各物理因素对临界流化风量的影响有哪些

料层堆积高度对临界流化风量影响较小。料层厚度增加时,料层阻力显著增加。

料层的当量平均粒径增大时,临界流化风量增大。

料层中的颗粒密度增大时,临界流化风量增大。

流体物理性质的影响。流体的运动粘度增大时,临界流化风量减少。料层的温度增高时,临界流化风量明显减少,热态下的临界流化风量约为冷态下的1/4-1/5。

9、影响磨损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烟气、物料的流速②烟气中物料的浓度粒度及硬度③被磨损的元件的表面形状、硬度④物料与被磨损元件的相对运动方向影响最大的是气流的速度,磨损与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

10、为什么说小粒度煤粒比大粒度煤粒更易着火。

通常,由于小粒度煤粒与氧气的单位质量的接触面积较大,且在同样的流化速度条件下,其颗粒的运动活泼程度很高,形成了更加强烈的传热与传质过程,所获得的与灼热物料进行热交换的机会比大颗粒大了许多,容易产生快速温升。因此,一般小粒度煤粒比大颗粒煤粒更容易着火。

11、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由哪些设备组成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由燃烧系统设备、气固分离循环设备、对流烟道三部分组成。其中燃烧设备包括风室、布风板、燃烧室、炉膛、燃油及给煤系统等几部分;气固分离循环设备包括物料分离装置和返料装置两部分;对流烟道包括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受热面。

1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汽水系统包括哪些设备。

循环流化床的汽水系统一般包括尾部省煤器、汽包、水冷系统、汽冷式旋风分离器的进口烟道、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及连接管道、低温再热器、屏式再热器及连接管道。

13、床下点火器有何优缺点

①优点、点火速度快,点火用油少②缺点。风室、风道温度较高,易烧坏浇筑料及膨胀节,特别当燃用无烟煤时更易发生磁类事故,所以对于床下点火器对风道和点火装置的材料性能要求较高。

14、运行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保持锅炉蒸发量在额定值内,并满足机组负荷的要求。②保持正常的汽压、汽温、床温、床压③均匀给水,维持正常水位④保证炉水和蒸汽品质合格⑤保持燃烧良好,减少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⑥及时调整锅炉运行工况,尽可能维持各运行参数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15、MFT动作的条件有哪些

1) 手动MFT动作(操作台紧急停炉按钮来);

2) 引风机全停;

3) 一次风机全停;

4) 二次风机全停;

5) 高压流化风机全停;

6) 汽包水位低Ⅲ值;

7) 汽包水位高Ⅲ值

8) 炉膛压力高Ⅱ值(三取二)(延时3秒);

9) 炉膛压力低Ⅱ值(三取二)(延时3秒);

10)去布风板一次风量流量低且延时3S;

11)高压流化风母管压力低于35kpa且延时3S;

12)主汽门关闭;

13)床温高于990℃;

14)床温低于650℃且无风道燃烧器运行;

15)床温低于540℃;

16)风量小于25%(延时)或氧量<1%;

17)播煤风失去(延时)(两台播煤风机全停且旁路门未开或母管压力低);

18)燃料全中断与播煤风机全停;

19)过热器保护动作:烟气温度较高时过热器蒸汽流量低;

16、MFT动作的结果有哪些

1) 首次MFT动作条件指示和报警并记忆;

2) 给煤机切除;

3) OFT动作,床下油枪切除;

4) 石灰石给料阀关闭;

5) 冷渣器旋转排渣阀切除;

6) 所有风量控制改为手动方式,并保持上一位置;

7) 除非风机本身切除,否则所有风机控制都将改为手动方式,并保持最后位置,在风机本身切除的情况下,风机将遵循其逻辑控制原则;

8) 如果没有“热态启动条件”存在,则发出“锅炉吹扫”逻辑;

9) 关闭过、再热器减温水电动分门、排污门(延时2S)。

17、OFT动作的条件有哪些

1) MFT动作;

2) 炉前锅炉燃油快关阀关闭;

3) 供油母管油压低至 2.8 MPa,且供油快关阀开到位,延时10s。

18、为什么要控制床温在850-950之间

①在该温度下灰不会融化,从而减少了结渣的危险性②该温度下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③在该温度下燃烧气体的氮化物气体较少④在该温度下煤中的碱金属不会升华,可以降低受热面的结渣。

19、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如何调整

根据锅炉负荷的需要,增加给煤量可提高床温,反之则降低床温;减少一次风量可提高床温,反之则降低床温;减少返料量,可提高床温,反之则降低床温;增加石灰石量可降低床温,反之,床温升高。

20、循环流化床锅炉床面结焦的现象有哪些表现

①床温急剧升高②氧量指示下降甚至到零③一次风机电流减少,风室风压高且④炉膛负压增大,引风机电流减少⑤排渣困难或排不下渣⑥若为低温结焦,则床温、床压分布不均、偏差过大、床压、风室压力、床温不正常,局部床温测点不正常升高或降低。⑦床压指示值波动很小。

21、如何避免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时发生结焦事故。

①启动前,彻底检查风帽口是否全部畅通,床料是否却无结块或板结现象②升温时,保持升温速度平缓③升温时确保床温均匀④初投煤时,宜少量多次投煤⑤如果床温上升过快,燃烧剧烈,宜加大一次风量。

22、影响流化床锅炉负荷的因素有哪些

①煤质②床温③床压④氧量及一、二次风配比⑤给水温度⑥尾部受热面的清洁度

23、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过程中,如何保证保温、耐火、耐磨浇筑料可塑料的安全

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过程中,为保证保证保温、耐火、耐磨浇筑料可塑料的安全,应当做到:①严格控制炉内任一点的温度变化小于100℃/h,防止浇注料与金属膨胀不均②在启动风机和风量调整过程中,严格控制炉膛压力大幅度的变化;③在投煤操作时,一定要缓慢少量,切不可大幅度调整给煤量。

24、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时何时投煤,怎样投煤

根据燃煤煤种的不同,投煤温度各不相同。燃用高挥发分煤时,可将投煤温度降低一些,一般在480度左右;燃用贫煤时,一般在550度左右;燃用无烟煤时,一般在600度左右。

床温达到上述条件后,可以开启中间一台给煤机,以10%的给煤量(脉动)给煤90秒后,停90秒观察氧量是否下降,床温是否上升,连续3~5次之后如氧量下降,床温上升,可连续投煤,保证床温稳步上升。

25、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①煤质②锅炉负荷③氧量及一二次风配比④排烟温度⑤风机出口温度⑥飞灰含碳量⑥炉渣含碳量⑧排渣温度⑨给水温度。

26、运行风量对燃烧有什么影响

运行风量通常用过量空气系数来表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过量空气系数可改善燃烧效率,因为燃烧区域氧浓度的提高增加了燃烧效率和燃尽度,但过量空气系数超过1.15后继续增加对燃烧效率几乎没有影响;过量空气系数很高时会使床温降低,CO浓度提高、总的燃烧效率下降、风机电耗增加、因此,炉膛出口氧量一般保持3%-4%为宜。

27、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风量的调整原则是什么

一次风量维持锅炉流化状态,同时提供燃料燃烧需要的部分氧量。运行过程中,应根据锅炉启动前冷态试验作出的在不同料层厚度下的临界流化风量曲线,作为运行时一次风量的调整下限,如果风量低于此值,料层就可能流化不好,时间稍长就会发生结焦。二次风补充炉膛上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使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减少过量空气系数,控制氧量一般3%-5%,看着山东加气砖设备价格 。保证充分燃烧。在达到满负荷时,一二次风量占总风量的比例与煤种有关。风量的调整本着一次风保证流化和调节床温,二次风量调整过量空气系数的原则,并兼顾污染物排放要求。注意调整一二次风量时要及时调整引风量,保持风压平衡。

28、物料循环量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有何影响。

控制物料循环量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操作时不同于常规锅炉之处。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及传热的特性,物料循环量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在炉膛上部,使炉膛内的温度场分布均匀,并通过多种传热方式与水冷壁进行交换,因此有较高的传热系数。通过调整循环物料量可以控制料层温度和炉膛差压,并进一步调节锅炉负荷。物料循环量增加可使整个燃烧室温度分布趋于均匀,并可增加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循环物料量的多少与锅炉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分离器的分离效率越高,从烟气中分离出的回量就越大,从而锅炉对负荷的调节富裕量就越大,将有利于提高锅炉效率和CaO利用率,降低Ca/S比,提高脱硫效率。

29、物料循环量的变化对流化床内燃烧的影响有哪些

①物料循环量增加时,将使理论燃烧温度下降,特别是当循环物料温度较低时尤为如此。②由于固体物料的再循环而使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从而使燃烧效率提高。③物料循环使整个燃烧温度趋于均匀,相应地降低了燃烧室内的温度,这样室脱硫和脱硝可以控制在最佳反应温度,但对于燃烧,则降低了反应速度,燃烧处于动力燃烧工况。

30、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锅炉负荷②一次风量③二次风量④床压⑤回料量⑥煤质及粒度⑦石灰石量

31、点火初期通过哪些方法控制床温升速

点火初期为避免床温升速过快,对浇注料、可塑料造成破坏,必须严格控制温升速度,可通过以下方法调节。①控制油枪投入支数②控制油压③调节一次风量。

32、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床温的控制和调整原则是什么

床温,即料层温度,是通过布置在密相区的热电偶来检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为降低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高传热系数,并减少CO、NO排放,床温应尽可能高些,然而从脱硫降低Nox排放和防止床内结焦考虑,床温应选择低一些。在正常条件下,床温一般控制在850-950℃范围内,维持正常的床温是稳定运行的关键,控制床温的最好手段是再分配燃烧室不同燃烧风风量而总风量保持不变。在一定的负荷下,若给煤量一定,则要调整一次风和下二次风。一次风在保证床料充分流化的基础上,可适当降低,以减少热烟气带走的热量,保持较高的床温,提高燃烧效率。用上二次风保持氧量在正常范围内,使床温平衡在850-950℃之间。

33、运行中对循环灰系统的控制和调整应注意什么

①对循环灰系统应经常检查,合理地控制返料风和返料风压②监视各部温度变化和循环效果,返料器回料温度最高不应大于1000℃,温度过高时,必须降低负荷③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允许放循环灰,但在低负荷、压火、停炉或在返料器故障下可以放掉部分循环灰,以达到规定的运行工况④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应维持一定的循环灰量,以控制床温和满足负荷的需要。

34、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对炉膛稀相区差压的调整应注意什么

炉膛稀相区差压是一个反应炉膛内固体物料浓度的参数。通常将所测得燃烧室上界面与炉膛出口之间的压力差作为炉膛稀相区差压的检测数值。稀相区差压值越大,说明炉膛内的物料浓度越高,炉膛的传热系数越大,则锅炉负荷可以带的越高,因此在锅炉运行中应根据所带的负荷的要求,来调整炉膛稀相区差压。而炉膛稀相区差压则通过锅炉分离装置下的放灰管排放的循环灰量的多少来控制。运行中应根据燃用煤种的灰分和粒度设定一个炉膛差压的上限和下限作为开始和终止循环物料排放的基准点。

此外,炉膛稀相区差压还是监视返料器是否正常工作的一个参数。在锅炉运行中,如果物料循环停止,则炉膛差压会突然降低,因此在运行中需要特别注意。

35、锅炉上水几种形式,上水要求及注意事项?

a)

—— 检查关闭锅炉定排手动、电动门、下降管放水门、定排母管疏水门、一、二级减温水各门、再热器减温水各门、给水管道反冲洗手动门、给水管道疏放水门、省煤器疏放水门。

—— 检查开启锅炉本体空气门、过热器疏放水门、再热器疏放水门、对空排汽门。

—— 联系汽机启动一台给水泵,调整转速最小,采用给水旁路向汽包上水,调整旁路调整门的开度,控制上水速度。

—— 当汽包水位至-100mm时,停止上水,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全面检查给水管路及阀门无泄漏,汇报值长。

—— 检查关闭锅炉定排手动、电动门、下降管放水门、定排母管疏水门、一、二级减温水各门、再热器减温水各门、给水管道疏放水门、省煤器疏放水门。

—— 检查开启锅炉本体空气门、过热器疏放水门、再热器疏放水门、对空排汽门。

—— 联系汽机除氧器压力提升至0.45Mpa,开启一台给水泵进、出口门。

—— 采取给水旁路向汽包上水,调整旁路调整门的开度,控制上水速度。

—— 当汽包水位至-100mm时,停止上水,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全面检查给水管路及阀门无泄漏,汇报值长。

—— 关闭定排门、下降管放水门、定排母管疏水门。

—— 检查开启锅炉本体空气门、过热器疏放水门、再热器疏放水门、对空排汽门。

—— 联系汽机开启上水泵,开启上水门并控制上水速度。

—— 当汽包水位至-100mm时,停止上水,全面检查给水管路及阀门无泄漏,汇报值长。

—— 水质要求:必须符合给水标准。

—— 水温要求:上水温度在20℃~70℃。

—— 上水时间:夏季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4小时。

—— 上水速度应均匀缓慢,控制汽包上、下壁温≤40℃,给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差≤40℃。

—— 汽包见水位后检查电接点水位计在主控室的运转情况,并同双色水位计的读数作准确的比较。双色水位计的水位清晰可见。

—— 根据现场情况或值长要求:投入锅炉底部加热装置。

上水前及结束后,各记录膨胀一次。

 
关键词: 技术 锅炉 循环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