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新疆高效节水农田面积逾4000万亩

   2015-09-19 新华网2480
核心提示: “如今再离开滴灌,农民可能都不会种地了。”新疆玛纳斯县乐土驿镇“乐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张学礼说,轻松种地让许多农民变成了现代“懒汉”。

“如今再离开滴灌,农民可能都不会种地了。”新疆玛纳斯县乐土驿镇“乐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张学礼说,轻松种地让许多农民变成了现代“懒汉”。

新疆试验推广高效节水农业已有近20年的历史,目前已成为全国实施节水灌溉面积大、取得节水收益较好的省份。记者从日前举行的新疆第一届节水农业高峰论坛上获悉,截至2014年,新疆高效节水农田面积已发展到4180万亩,其中滴灌面积占80%以上,5年间高效节水面积增长近一倍。

目前,新疆已基本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向导,农民自愿投入为基础,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高效节水建设体系。随着膜下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滴灌技术应用范围从棉花推广到加工番茄、玉米、小麦以及瓜果、蔬菜等作物,并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收的效果。“十二五”期间是滴灌技术高速发展时期,仅新疆就累计建成1856万亩高效节水农田,带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

“但当前节水高效农业发展也面临补偿机制未形成,土地分散经营模式限制高效节水技术的应用,缺乏经济、可靠、耐用、适应性广的先进实用技术,节水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发展瓶颈。”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表示,针对节水高效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需加快完善包括节水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农业节水试验与用水监测网络、农业节水补偿机制以及农业节水产品市场准入机制等。

“灌溉用水市场化是节水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企业应积极参与灌溉用水市场化,建立和完善水权交易机制,由节水器材生产企业向社会化、专业化节水农业服务公司转变。”作为全国节水灌溉行业的领军企业,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林说,经过对多年来新疆节水农业经验的总结,为解决新疆结构性缺水和绿洲生态脆弱难题,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新疆核心区建设奠定基础,将加快节水农业人才的培养,推进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并通过整合国内节水技术、设备、机械、肥料和育种等产业,整体输出到中亚、非洲等区域,实现中国节水农业技术“走出去”。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