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PPP新型商业化节水压采项目威县寻突破

2015-09-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0
[ 导读 ]:◆在河北省首批32个重点PPP项目中,威县建管服一体化智慧节水灌溉与水权交易项目是唯一一个农业节水项目◆土地的流转和适度集中是项目开展的前

◆在河北省首批32个重点PPP项目中,威县“建管服一体化”智慧节水灌溉与水权交易项目是唯一一个农业节水项目

◆土地的流转和适度集中是项目开展的前提;灌溉服务费、政府节水奖励、开展增值服务等将是项目收益的来源

■阅读提示

“大家向前面田地里看,现在我通过手机控制,将第1组灌溉喷头打开,然后是第2组……”9月20日上午,在邢台市威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赵村乡高效节水喷灌项目现场,河北开源节水公司的工作人员为前来参观的全国各地节水方面专家演示智慧节水灌溉系统。

这天,由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主办、省水利学会协办的华北节水压采技术研讨会在邢台举行。与会专家对威县政府与河北开源节水公司合作开展的威县“建管服一体化”智慧节水灌溉与水权交易PPP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

第一只“螃蟹”是什么——

在聚集了众多行业顶级专家的研讨会上,这个来自北方普通县域的节水压采项目,为何吸引了特别的关注?

“建管服一体化”构建节水灌溉长效机制

“它不但是我省首批32个重点PPP项目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农业节水的PPP项目。”河北开源节水公司董事长孙彦国说,PPP模式可以让政府少花钱建成更多节水项目,让企业通过投资和专业服务获得稳定收益,让用户更多更好地享受节水服务还不用多花钱。

“首批”中的“唯一”,使它成为被试吃的第一只“螃蟹”。

除了运营模式之外,项目开展的背景也让它广受关注。华北地区水资源普遍短缺,很多地方地下水超采严重,形成了漏斗区,引发地面沉降等一系列地质和环境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已成为农田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今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持续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通知》,其中提出:进一步拓宽社会投资领域和范围,积极开展PPP(公私合作)的新型商业化节水压采模式试点,吸引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今年6月,河北开源节水公司与威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对该县17.61万亩耕地实施高效灌溉节水工程建设,通过农业灌溉信息化技术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总量。”孙彦国介绍说,该项目采用PPP模式,实行“建管服一体化”方式,开展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管理、运营和服务工作,服务周期为20年。有关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先期投入运营的赵村乡项目区试点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节水效果。

“多年来,重建轻管是设施节水灌溉项目的一个‘软肋’。由于水权水价政策不够明晰,农民用水成本较低,节水设施管护成本较高,后期又缺乏对设施的专业维修管护,很多设施灌溉项目在农业生产中无法发挥真正的、长期的节水作用。”威县副县长董占坤介绍说,“建管服一体化”的新型农田水利灌溉方式,不仅通过建设与管理衔接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有利于水价改革的实施及推广。专业化的管理、服务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政府、农户、公司三赢。

吃“螃蟹”的公司咋盈利——

威县的这一项目,作为PPP商业化节水压采长效机制的新探索,一旦成功运营,将成为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水权交易与增值服务实现回报多元化

“‘建管服一体化’智慧化节水灌溉以‘市场管理、公司运营’为框架。”对于其盈利模式,孙彦国具体解释说,项目正式运营后,将通过开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向用水户收取灌溉服务费,来保障公司的基本收益。

因此,这是一个向规模要效益的项目模式,土地的流转和适度集中将成为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政府的参与将是项目实施的有力保障。董占坤说,如果是小地块分散状态,种植品种又不一样,就无法实现统一灌溉,而且小地块自家人就可以灌溉,不会愿意出钱进行机械化灌溉。与此相对的,那些土地流转后形成的农业种植大户或现代农业企业,支付智慧化节水灌溉的服务费,要低于之前传统方法灌溉的电费、人工费等。

“除了向用水户收取基本的灌溉服务费外,政府根据水权交易原则给予的节水奖励也将是PPP项目一个收益来源。”孙彦国说,通过水权交易,将智能化设施灌溉节水与公司收益挂钩,可以进一步促进精准灌溉控制,有利于节水项目的长期有效运行。此外,项目公司还可以通过自动化、信息化灌溉设备开展水肥一体化等增值服务,减少用水户田间作物管理成本,进一步拓展公司盈利空间。

据了解,该项目的机井水源都将安装智能计量设备,并与省水利厅数据库连接,实现对机井取水情况和累计取水量的实时监测。根据有关部门测算的单位面积耕地年水权分配量和年灌溉定额,实行三级调控:实际用水量低于水权分配量,对差额部分政府将予以节水奖励;实际用水量高出灌溉定额,超出部分将征收超额用水费;实际用水量在水权分配量至灌溉定额之间,则不奖不罚。

董占坤说,水权分配量是基于威县严重缺水的前提计算出来的,灌溉定额则是农作物生长的合理所需,两者之间的矛盾,就是当前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的紧迫形势背景。

尽管“螃蟹”的美味已经被普遍认同,但要真正吃到它,还需要突破门槛。首先土地流转能否达到预期,决定着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场”。此外,政策的支持力度也有待进一步明晰。“虽然各级政府都鼓励开展PPP模式加快推进节水灌溉,但是目前还处于探索的初期,政府的节水灌溉专项资金如何与社会资本以股份合作等方式投入到项目中,还缺少实施细则。”孙彦国说。

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彭俊岭表示,实现社会化、专业化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方式,有利于缓解政府资金短缺压力,切实增强农田水利设施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能力,实现地下水节水压采的目标。目前,省水利厅正在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PPP方式推行节水压采的相关实施细则,依托水权交易市场,调动社会资本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关键词: 项目 突破 新型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