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18天改建±800千伏天中特高压直流线路

2015-10-29    来源:国家电网报
0
[ 导读 ]:18天时间,改建3千米特高压线路。±800千伏天中特高压直流线路升塔改造工程,由于施工环境恶劣,交叉作业多,技术标准高,工期紧张等原

18天时间,改建3千米特高压线路。±800千伏天中特高压直流线路升塔改造工程,由于施工环境恶劣,交叉作业多,技术标准高,工期紧张等原因,建设难度极大。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各参建单位精心准备、科学组织、全力推进,快速精准地完成了改造施工任务,为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配套接入以及新能源送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般人的印象中,甘肃河西是广袤而又荒凉的。随着新能源的兴起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这里成了工程建设的集聚地,风电、光伏星罗棋布,公路、铁路以及特高压线路比肩为邻,如今的河西走廊热闹而拥挤,一派繁忙景象。

因为拥挤,后来的电网项目在选址上受到颇多限制,跨越或者钻越目前运行的线路不可避免。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复±800千伏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项目之时,一个问题就浮出水面:作为该项目的配套工程,750千伏桥湾输变电线路要钻越天中直流,才能将河西地区的新能源汇集到酒泉换流站,打捆远送湖南。于是,改造±800千伏天中特高压直流线路,使之满足750千伏线路钻越需要迫在眉睫。

穿越天中直流,面临一对矛盾

2013年建成投产的±800千伏天中特高压直流纵贯甘肃1350千米,承担着新疆新能源外送的重任。2015年,天中直流输送功率最高达500万千瓦,已经成为连接西北和中原的能源大动脉。

两条输电线路在同一空间交叉穿越,相互之间要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相互放电造成重大事故。如果从对方的顶上跨过叫跨越,从线路下方穿过,叫钻越。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建设部项目管理处处长王忠东介绍,要让750千伏桥湾输变电线路从天中直流线下安全钻越,就得让天中直流铁塔“长个子”,从原先的60米升高到90米,总共需要改造3千米线路沿线的5基铁塔。

但是,运行的天中线已然成为疆电外送的能源大通道和经济大通道,停运一天意味着新疆每天少送1.2亿千瓦时的电量,而在线路另一头的中原河南,则要每天因烧煤发电多排放二氧化碳约10万吨,不仅经济效益而且社会效益都是巨大的损失。

在甘肃,±800千伏酒湖工程是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多年期盼的项目,承载了外送新能源、治理大气污染、缓解发电企业经营困难的重任,项目一旦批复开工,工期不容拖延。在2017年6月±800千伏酒泉换流站投运之前,750千伏桥湾输电线路要成功钻越天中直流抵达换流站。

国网甘肃电力副总经理王永平说:“自酒湖工程批复之日起,我们就启动了天中直流升塔改造工程的准备工作,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实施,天中直流外送电量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从全局看,升塔改造宜早不宜迟。”

停电时长再压缩,施工方案再优化

2014年,王永平主动到公司总部向主管部门汇报,提出天中直流实施升塔改造方案,为750千伏线路钻越创造条件。

公司高度重视天中直流改造工作,多次组织研究升塔改造方案。为了将天中直流停电损失降到最低,国网基建部牵头,协调安监部、运检部、直流部、国调中心等相关部门多次研讨,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停电时间及停电时长。

近年来,甘肃新能源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甘肃电网的升级换代,电网建设大规模推进。该公司先后3次夺得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项目管理流动红旗,基建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在国网甘肃电力最初提出的改造方案中,停电周期为21天。这一方案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完善,应该说是一个比较紧凑的施工工期。

为进一步减少停电影响,合理统筹停电需求,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智刚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天中直流停运安排。国调中心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科学安排输变电设备停运计划。经过公司总部相关部门的多轮沟通,2015年9月2日,一场围绕天中线改造的建设实施准备工作会召开。会议明确从10月3日到10月20日全线停电,将停电时间确定为18天。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泽洪主持了这次会议。他深知这项工程的实施难度和重大影响,对工程施工准备、安全质量管控等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要求国网甘肃电力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加强各专业协同,确保改造工程务期必成。

参与过甘肃境内多条超高压、特高压线路建设的王忠东说,这是一项快速、精准的特高压改造工程,18天的施工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错误。他们要做的是,按照这一工期,再一次细化相关措施方案。国网甘肃电力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从技术、安全、物资、验收4方面将责任分解落实。

18天,快速精准完成改造

国网甘肃电力未雨绸缪,提前安排工程物资招标,在天中直流线路停电之前,已经完成5基铁塔的基础浇筑,施工机具和备品备件全部准备停当。

天中直流升塔改造项目和以往工程不同之处在于:不是依赖于施工企业按部就班、按照既定流程的操作实施,而是严格按照多次修订而成的施工方案开展施工,业主管理作用更加凸显。

10月3日9时,天中直流停电,锚固落线、拆除铁塔有序进行。承担施工任务的福建省送变电公司组织170名施工人员在现场参与作业,5台200多吨位的吊车一字排开,同时开吊组塔,工程监理和工程验收同步跟进,充分利用有效工作时间。安全、技术、物资、验收4个现场管理工作组各负其责,相互协调。

因为他们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抢时间。当风力达到5级的时候已经无法开展高空作业,大吨位吊车的吊臂完全展开高达103米,在这样的风里展开,就会像树枝一样摇摆不定。

风一般在午后3点刮起来,好在方案早就考虑到了。现场管理工作组更加关注的是施工人员行为规范,任何一项纰漏都会造成工期的拖延。王忠东举例说,张力放线时,如果损伤到导线,再更换导线将会造成工期的失控。

国庆长假期间,守在现场的管理工作组和承担施工任务的200名福建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天一亮就出发,一干就是12个小时,尽量把后续不可控的大风天气影响降到最低。

这项工程施工难度高,大截面导线在拆除和放线过程中,导线承受的张力很大,施工难度成倍增加。4个现场管理小组每天晚上召开碰头会,对照施工方案进度,各专业相互配合,协商解决当日现场施工暴露出来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在控制范围内。

天中直流升塔改造工程牵动了多方的关注目光。10月8日至12日,国网基建部和安监部先后派出技术专家现场指导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负责同志先后到现场指导工作,为参建员工送去温暖。

10月20日中午,天中直流升塔改造提前半天结束工作票,按计划完成改造任务。本次改造满足同时钻越7回750千伏线路的需要,为后期的新能源送出工程预留了4回通道。

就在天中直流升塔改造的同时,利用难得的停电机遇,国网甘肃电力同步安排线路检修,处理缺陷82件,更换自爆绝缘子98片,安装调试在线监测装置62套。

天中直流升塔改造虽然工程量小,但是影响面大,施工难度极高。工程的按时完工,得益于前期施工方案的反复修改优化,得益于多部门、多层级的统筹协作沟通,更是公司近年来特高压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一次集中体现。改造后,天中线可满足7回750千伏线路钻越需要,为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系统接入以及甘肃酒泉地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送出预留输电通道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为运行特高压线路改造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线路 高压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