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机器人已可“上天入地”,产业何时才能顶天立地?

   2015-11-12 新华网2890
核心提示: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虹湾地区成功实现软着陆,而为嫦娥打造这些精准运作的关节电机的,就是位于上海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1所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虹湾地区成功实现软着陆,而为嫦娥打造这些精准运作的“关节”电机的,就是位于上海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1所。

2015年10月,全球首用我国首个军民通用新型临近空间平台“圆梦号”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成功放飞。飞艇的动力系统,无刷直流电机系统也是由21所研制。

11日,在2015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小电机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上,上述具有“开天辟地”功能的小电机,都在展会上展露真容。近400家微特电机行业企业也纷纷使出绝活,从民用到军用领域,核心部件微特电机的“智能化”,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梦想照进现实”。

在展会的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介绍,工业机器人行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产量已从2013年的3.7万台增长到2014年的5.6万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预计到2015年末,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将达超7万台,占全球总量的25%,成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龚晓峰认为,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向高端转变,承接国际先进制造、参与国际分工的巨大挑战。、随着人民消费需求的升级,传统制造行业均有着智能制造的要求,传统制造业拥抱“互联网”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微特电机由于和电子技术的完美融合,在其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樊友山在现场向记者公布了一组数据:发达国家微特电机的家庭平均拥有量为80-130台,而我国大城市家庭平均拥有量仅在30-60台之间。若每个家庭每年平均使用量增加1台,则我国每年微特电机需求量将增加3亿-4亿台,其市场发展潜力可见一斑。

近些年来,受下游应用行业的需求拉动,我国微特电机制造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中国已成为世界微特电机的生产大国,但是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不高,不少新型微特电机属于空白,中国还不是技术强国。

樊友山说,加快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是中国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的主要途径,而微特电机是智能装备和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中国电科主导的智能装备国有资本金项目,在助力中国小电机行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智能装备关键执行部件的国有化事业中将发挥重大作用。

中国电科21所所长施进浩介绍,为促进自主创新,本次展会中展出了许多新产品,既有为适应便利生活应运而生的智能家用电器电机,最近发展速度迅猛的机器人电机,能提供3D打印高精度的小电机,又有国内外企业为节能减排而新开发的高效节能无刷直流电机,还有国内性能领先的高端制造设备如数控机床用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机、新能源汽车用高功率密度电机、新原理超声波电机等。

中国是世界小电机生产大国,全世界60%的小电机在中国制造,也是出口大国。樊友山说,现代微特电机正在向微型化、无刷化、高精度化、智能化发展。中国制造2025更是智能制造网络化、信息化的系统控制,微特电机及组件由于和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融合,在其中必将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