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邢台“节水之星”张和平:6年省出半个西湖

2015-11-23    来源:邢台日报
0
[ 导读 ]:一个农民,试验成功棉花育苗移栽节水新技术,6年来,共推广育苗移载节水技术达8万多亩,实现节水640万立方米,相当于西湖总水量的一半。他还研

一个农民,试验成功棉花育苗移栽节水新技术,6年来,共推广育苗移载节水技术达8万多亩,实现节水640万立方米,相当于西湖总水量的一半。他还研制出全国第一台棉花育苗移栽机,在全国首创机械化自动栽苗。他的育苗移栽节水经验还得到农业部认可和推广。

他就是南宫市赵明桥村普通农民张和平。历经几年的摸索,张和平带领棉农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节水梦。

节水利民,再难也得试一试

在南宫市赵明桥村,多年来一直有一个让农民烦心的事情:打400米深的井,才能出水;一到开春浇地,经常有一些群众因为排队吵得面红耳赤。

不仅是一个赵明桥村,水资源枯竭的问题涉及南宫300多个村庄,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民越来越忧心。赵明桥村棉农张和平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他下定决心,不管多难一定要带领大家走出一条节水灌溉的路。

对于广大棉农来说,种棉花育苗时期需要大面积灌溉,也是种棉过程中用水量最大的一个时期。棉农如何节水,关键是看如何育苗。

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和平从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获知育苗移栽节水技术。这项技术可缩短棉花生长周期,被公认为“中国第五次农业革命”,如果实行开来,不仅可以缩短棉花生长周期,节约土地和种植成本,也能让棉农一年多收半季庄稼。

可现实是,河北省没有先例,邢台人没见过,南宫棉农根本没有听说过……这搞起来有多难,可想而知!

张和平顾不得那么多。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南宫市棉田都实现了这项革命,55万亩棉田就要节水4500万立方,一年就能省出4个西湖的水量,要是能实行,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再难都值得试一试。

历经失败,试验终获成功

2008年冬,张和平借来两万元钱,在南宫市郊区租用了两个育苗大棚开始搞试验。冰天雪地的日子,他将铺盖搬进了育苗大棚,日夜守候在棉田里。第十二天,棉苗终于长了出来。

不料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大棚内温度太高,近半数棉苗突然死亡,2万元钱和他的努力都打了水漂。

面对失败,张和平没气馁。他又拿着妻子从娘家借来几万块钱,开始了新的试验。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他历经数次失败,终于试验成功了育苗移栽节水技术。

到了棉播期,张和平把在大棚里培育的一个月龄的棉苗移栽到50亩农田里,当年就创造了好几个奇迹:棉花只需后期浇一遍小水,所有应用育苗移载新技术的棉田节水率达到65%。棉花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创下本地单产冠军,而且春播棉实现了间隔套种,夏播棉实现了一季麦一季棉,解决了困扰当地棉农多年的粮棉争地难题。

成立合作社,6年省出半个西湖

试验成功了。但广泛推广才能起到大面积节水的目的。于是,张和平成立和平棉花合作社,并号召棉农加入合作社,让广大棉农都实现轻松种棉节水梦。

为了宣传、引导农民应用这项新技术,他给合作社打出很多口号:“购买农资价格低”“种棉技术有指导”“收购价比市场价高两毛”……除此之外,张和平每天走村串户、四处讲课,免费给乡亲们讲解种棉技术。在张和平的积极努力下,2010年当年就有300多户棉农加入其合作社。

为了配合棉花育苗移栽节水技术,2012年张和平还研制出全国第一台棉花育苗移栽机,在全国首创机械化自动栽苗,一台设备一天可移栽棉花苗60至70亩,有效压缩了成本。

南宫市王道寨乡留诗村老汉师申告诉记者,他一开始加入合作社时,只在2亩棉花地中使用了育苗移栽节水技术,没想到每亩比前一年增收1000多元,套种的西瓜还增收1000多元,而且节省了大量水资源。师申高兴地说:“现在俺家8亩地都采用了新技术。”

“种棉不用买种子,不用铺地膜,不用浇水就能种上,更重要的是轻轻松松种棉的同时既能节水还能增收。”赵桥村村民张风申深有感触地说,他在张和平的育苗基地建了两个移栽育苗大棚,每个大棚占地1亩,所育棉苗可供500亩地使用,每个大棚一年育苗1个月,增收2万元。

“凡是加入的社员,现在每亩至少增收1000元。”张和平说,加入合作社使用育苗移栽节水技术后,棉农省去了买种子、铺地膜、打药、幼苗护理等环节,可以直接栽种合作社提供的优质棉苗,不仅省时省力,而且产量高,棉农们真正实现了快乐节水种棉、轻松致富。

如今,和平棉花合作社已有社员3600多户,5万亩棉花使用育苗移栽节水技术。

广泛推广,将节水进行到底

“这育苗节水技术培育出的棉花苗,种到地里不用再浇大水,种棉能省下七成水,一亩就增产130多斤。”赵明桥村支部书记魏红旗向记者介绍。

如今,张和平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土专家”。一开春来找张和平育苗的,有威县的,邯郸邱县、鸡泽的,连山东德州农业局都委托张和平做节水育苗。

南宫市农业技术站站长贾德彩介绍,张和平棉花种植经验和种植技术得到了农业部认可,农业部先后3次派人考察育苗移栽节水技术,并在南宫市召开全国棉花育苗经验交流会,专门学习推广这一技术。

“这不,现在我就接到了许多明年开春的服务邀请,这样的邀约现在越来越多,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但是能多普及块地,就能多节约地下水,想想这个,心里觉得特别高兴。”张和平说,明年他的育苗移栽将发展到10万亩。他希望几年内,育苗移栽和合作社起码要发展到全南宫一半以上的棉田、辐射到周边更多县市,让更多的棉农受益,节约更多的水。

 
关键词: 和平 邢台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