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中国迫切需要加快非化石能源有效利用

2015-12-2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0
[ 导读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气候峰会上,全球第一次达成了减排协议,表达出各国对低碳转型的迫切决心。《巴黎协定》表明,到2050年后全球将彻底丢弃化石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气候峰会上,全球第一次达成了减排协议,表达出各国对低碳转型的迫切决心。《巴黎协定》表明,到2050年后全球将彻底丢弃化石能源,转向可持续的能源世界。而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15%,到2030年达到20%。

节能减排声浪渐近,能源转型势在必行。面对全球即将到来的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安全发展有哪些新趋势?中国如何把握“新能源+互联网+金融”机遇,重塑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新格局,从而打造新常态下的经济新增长点?能源企业将如何顺应当前绿色增长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寻找突围路径?

“中国迫切需要加快非化石能源有效利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著名石油能源安全问题专家查道炯在“2015中国能源领袖峰会”(以下简称峰会)上提出,对于中国来说,唯有利用所有可利用的国际因素,发展非化石能源,对能源系统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将是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而能源企业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发展清洁能源。

摆脱化石能源依赖是趋势

虽然各种限雾措施正在各国推广和应用,但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以年均2%速度在增长,呈现出对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实现电能替代能源消费已成国际新能源的趋势。查道炯在峰会上指出,雾霾已使中国感觉到了迫切性。在近期签订的《巴黎协定》里,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能源署结盟国,意味着中国将不再享受区别待遇,从而使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近年来,美国则实施了对可再生能源的税收抵免以支持可再生能源,虽然中国的产出量暂不及美国和德国,但投资量和装机量目前均处于领先地位。

发改委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王进提出,中国在本次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做出积极承诺,要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上加大力度,将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替代石油能源,但是,如果仅靠风电和太阳能,短期内将取代不了以火电为基础的国内电力结构,因此应大力发展核电。

富电科技董事长庞雷则认为,未来,人类的智慧出行离不开新能源汽车、光伏太阳能与能源互联网、可再生能源的紧密结合。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董事长总裁兼CEO霍晓铧说,光伏是真正的清洁能源,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光伏行业却逆行增长,并继续呈上升态势。2015年是中国第一次年新装机容量超过了50个GW,预计再过7到8年还将超过100GW。如果能够如期完成发改委制定出的光伏国内发展计划,中国的光伏产业将蝉联全球第一位。

王进在峰会中透露,国家即将出台石油天然气改革方案,以加强能源行业与国际之间的合作,将中国打造成全球性的能源国家,国内的能源企业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政策落地很关键

虽然过去10年,中国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生产体系,形成了“世界光伏看中国”的行业共识,但是招商新能源媒体总监朱诸则指出,光伏电站仍处于需要培育的阶段,很多光伏企业还因应有的政策没有得到落实而倍感煎熬。

北京东润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韩东升建议,能源变革的节奏正在加快,时代呼吁更多更新的行业技术。民营企业在能源变革的时代下,应更多地注重开展国际上的合作,尤其是在解决生活范围的能源并网方面多做交流。

晖保智能董事长许瀚丹认为,这场能源革命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环境,未来可能有数以千计业主和投资商、开发商进入电力行业。不仅如此,每一个人都既是能源的消费者,还可能是生产和销售者。全方面资源的整合和调动将极大改变全球的能源应用环境,因此用技术来协调和平衡发展显得尤为紧迫。

除了技术外,许瀚丹还提出,如何把电站变成类似于房地产和汽车等可贷款项目,将发电公司进行可资产证券化等新问题,在国际国内都还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必须依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解决自己乃至全球的问题。

韩东升称,新能源行业非常需要专业的绿色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同时,政策的落地是解决新能源并网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点,东北、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还有大量可再生能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关键词: 有效 利用 能源 需要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