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华龙一号: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5-12-31    来源:中国科技日报
0
[ 导读 ]:八亿件衬衣换一架飞机,这曾是国人对中国制造的无奈。先进技术,高端制造,走出国门,这是国人对中国创造的渴望。出口一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八亿件衬衣换一架飞机,这曾是国人对“中国制造”的无奈。先进技术,高端制造,走出国门,这是国人对“中国创造”的渴望。

出口一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站,相当于出口200架中型飞机;更会有效带动5400多家设计、设备制造、建安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共同走出去。

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携“华龙一号”签约英国核电项目,中英两国元首亲自见证。以“华龙一号”为旗舰的舰队载着中国复兴之梦开始远航。古人李白诗句恰似为今日“华龙一号”所赋: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防城港,“华龙一号”驶向英伦的起锚港

善用自然的能量,这是中广核对地球的承诺。“华龙一号”,中广核带领一众我国核电人践行诺言,走向世界的队礼。

10月2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见证下,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和法国电力集团(EDF)首席执行官Jean-BernardLevy在伦敦正式签订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投资协议,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共同投资兴建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中广核携“华龙一号”挺入英伦,首次在老牌核电强国建设核电站,这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里程碑式事件,也标志着“华龙一号”技术得到了欧洲发达国家的认可。正如中广核董事长贺禹所言,这是我国企业首次主导开发建设西方发达国家核电项目,将实现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向西方发达国家出口的突破。通过参与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中广核将有效带动我国核电装备向欧洲高端核电市场的出口,同时引领我国核电产业全面参与英国核电的建设与管理。贺禹表示,“中广核和EDF将充分利用双方在核电领域的优势和经验,推进英国核电项目建设,力争将此英国核电项目打造成中、法、英三国互利共赢的样板项目,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杆工程。”实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在核电领域,将产品销往国外要求首先必须在国内有示范厂址或示范堆在建。只有国内示范堆开始建设以后,“华龙一号”通往世界的航道才算彻底打开,最终实现远航。12月24日,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二期正式动工,这正是布拉德韦尔B项目的参考电站。据中广核防城港核电公司总经理陈健介绍,防城港核电二期作为“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国产化率将至少达到85%,有力推动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华龙一号”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数字化仪控系统等关键与核心设备将全部由我国企业自主制造,并将首次全面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蒸发器换热管、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等核心部件。据测算,出口一座“华龙一号”核电站,如设备设计、制造、建安施工、技术支持均由国内提供,单台机组需要8万余台套设备,直接参与“华龙一号”设备研发与制造的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可创造15万个就业机会。如果再加上核燃料供应及相关后续服务,单台机组全寿期可创造约千亿元产值。其效益相当于出口200架中型飞机,有效带动我国5400多家设计、设备制造、建安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共同走出去,助力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防城港,这是“华龙一号”驶向英伦的起锚地。从欧洲到非洲,从地中海到南美,已有不少国家在翘首“华龙一号”的到来。

驶向蓝海,中广核何以擎旗领航

纵观世界核电发展历史,一家企业能够完全拥有一个核电型号,意味着这家企业在核电市场上的主导权,而一家企业能够自主研发一个新核电型号,则不仅代表了这家企业的强大实力,甚至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核电工业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华龙一号”就是这样一个标志,中国的核电从无到有,从引进到输出,再到挺进老牌核电强国英伦,驶向广阔的蓝海。

作为擎旗领航者,中广核是我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全球最大的核电建造商,建设并运营了我国第一个大型商用核电站,目前,拥有在运核电机组14台,在建机组13台,已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的核电生产、工程建设、科技研发、核燃料供应保障体系。此次携手中广核共建英国核项目的EDF是全球最大的核电运营商之一,具备一流的核电厂运营和建造经验,仅其子公司EDFEnergy在英国就运营15台核电机组,是英国核电行业的领头羊。

从大亚湾核电站建设起,中广核与EDF的合作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目前,双方合资的采用EPR技术的台山核电站正在建设中,施工进度已经超过此前开工的同类项目成为全球首堆,1号机组已顺利完成核回路冲洗,成为世界首个完成核回路冲洗试验的三代EPR核电机组,计划2016年投入运行。

在很多工业界人士看来,核电站可能是人类工业文明中最庞大而复杂的工业系统,其涉及的设备数以万计,建设运营一座核电站需要应用到数十个专业学科的知识,即便是长年累月致力于核电站研究、建设、运营的核电行业专家,也不敢轻言“全都懂”。这意味着设计一个新的核电型号,要从设计源头开始,设计一座核电站,需要一个庞大的科研体系做支撑,需要雄厚的核电建设运营能力为技术创新提供实践保障。

从引进国外技术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到“华龙一号”诞生,三十多年来,中广核人一直坚持开展核电技术攻关和创新,持续的科研投入使中广核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国家级、集团级、成员公司三级研发平台体系。截至目前,中广核拥有2个专业研究院、8个国家级能源研发(实验)中心,超过4800多名研发人员和10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研发实力雄厚。中广核还制订了“科技引领计划”,包含五大战略专项和多个尖峰计划重点领域,其中包括华龙系列、先进燃料组件、小型堆等。他们实现了核电站中枢神经的“中国造”,使得中广核成为中国首个、全球少数几家掌握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DCS)核心技术的厂商之一。中广核建成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热工水力与安全研究实验室,拥有了如大型水力学实验装置、大型热工水力综合试验装置等一系列大型试验研究装置,为核电型号独立研发提供了优良的基础设施条件。

据中广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咸春宇介绍,作为汲取先进经验、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创新成果,“华龙一号”堆芯燃料组件数量从157组增加到177组,可使发电功率提高5%—10%,在提高经济性的同时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电站安全性;采用双层安全壳,内壳与外壳功能相对独立,外壳可抵御大型商用飞机的撞击;核岛厂房采用较高的地震输入标准,这不仅增强了抗震能力,同时提升了其对“华龙一号”在厂址选择上的灵活性。除此之外,“华龙一号”的设计使用寿命为60年,较二代核电增加了20年寿命。

据统计,中广核仅“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投入超百亿,科技创新累计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5%。中广核科研队伍中有超过3000人参与“华龙一号”的研发和设计工作。正如中广核总经理张善明所言,“华龙一号”是我国在30年不间断核电建设的基础上,集研发、设计、工程、运营优势于一体形成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标志着中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转变,其安全性达到世界水平,产业化具有强大依托,是国之荣光、中国骄傲。

铸远航梦想,中广核的谋局与担当

核电“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核电走出去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不单单是经济合同,核电同时涉及到政治、外交,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所以常有国家领导人做代言人,不遗余力地推动推销本国核电技术。而作为走出去的核电企业无论是产能输出还是资本技术输出,走出去根本上是要站得高看得远,摸得透做得细,实现全球战略布局。

欧洲、非洲、东南亚、英国以及其他有意愿发展核电的国家,因其国情不同,对核电开发合作的诉求也不同,中广核在国际核电合作方面持开放态度,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开发策略,但所有的合作都要以“两个双赢”为前提:首先保证双方的国家利益,做到国家层面的双赢;在此基础上,保证合作企业的双赢。为了走出去,中广核已与几十家企业签署“华龙一号”关键设备研发协议,还与核电设备产业链企业联合成立“走出去”的产业联盟,建立联合研发中心。

为了走出去,中广核曾历时三年,就知识产权问题组织两轮全球核电专利风险分析,系统解决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风险。作为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出口目标国,“华龙一号”都不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和违反有关技术引进协议的风险。中广核人十年前就开始谋划全球布局,并一笔笔绘制了蓝图。

在12月24日“华龙一号”防城港示范项目开工现场就有泰国有关企业的代表团出席,而且泰国电力公司还参股了此项目,因为他们非常看好“华龙一号”,这是他们培养人才,积累经验的机会,也是“华龙一号”驶向泰国的续航。而早在2008年,时任中广核总经理贺禹便带队访问泰国,为中广核开发海外核电市场打响了第一枪。2010年,中广核开始与罗马尼亚进行沟通、谈判,正式挺入欧洲市场,在2014年的公开招标中成为罗马尼亚核电项目的“最终投资者”。还是在2010年,中广核南非办事处在约翰内斯堡成立,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副总经理郑东山等多次拜会南非总统祖马等国家领导人。贺禹透露,目前与中广核有着长期交往的泰国、印尼、肯尼亚、南非、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均对中国的“华龙一号”产生了强烈兴趣。十年全球布局,中广核旗帜遍及世界各地。

在分析世界铀资源分布的格局和形势后,中广核把目光投向了天然铀年产量已连续五年居全球第一位的哈萨克斯坦,2008年,中广核铀业公司和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联姻”,成立我国第一个在海外投资开采运营的铀矿项目。同样是资源丰富之地澳大利亚,中广核铀业公司成功收购并控股澳大利亚上市公司EME,探路西方铀资源市场开发,以此获取在西方国家进行铀资源勘查、开发以及矿山运营的经验。而2012年,中广核收购铀资源储量位列世界第三的纳米比亚湖山铀矿。湖山矿为近十年来非洲乃至世界铀资源勘查领域的重大发现之一,亦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实业投资项目,是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目前,从铀矿开采到核燃料组件、核电厂的建设、运营、退役,中广核已经可以实现核电服务主要产业链的覆盖。放眼全球,可以做到这一点的,除了美国、俄罗斯、法国等传统核电强国,就只有中国。

为善用自然的能量,除了核电,中广核非核清洁能源项目同样在中国大江南北保护家园惠及万家,更遍及世界,澳洲、欧洲、韩国、新加坡等等,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不一而足。

中国正在世界担当起大国责任,作为中央企业的中广核,正在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对地球的承诺。中广核挚旗领航带领中国清洁能源高端制造企业出海,以“华龙一号”为旗舰的我国核电舰队已起航,一幅百舸争流的画卷已然展开。

 
关键词: 有时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