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十三五”煤化工基调:技术工程化及产业化示范

2016-01-05    来源:煤化工114论坛
0
[ 导读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石化行业如何在挑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石化行业如何在挑战中前行?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第四次会员大会暨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战略专题论坛上,来自商务部、工信部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负责人共同描绘未来发展的蓝图。

三路并进开好局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石化行业的开局工作必须做好,要抓住市场的痛点,加快增强创新能力,并且在经济上见到实效。

从需求端看,传统产业要加快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努力开拓高端市场、差异化市场,努力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技术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的一年,我们应当在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现代煤化工和节能环保产业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专家指出,“要深入分析能源市场、农业市场、基础化工原料市场、化工新材料市场、高端专用化学品市场、生产装备、环保市场,找到新的市场需求增长点。”

从供应端看,企业要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要按照行业“十三五”重大创新规划,积极组建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行业创新平台,最终形成一批典型创新示范企业,树立行业创新发展标杆,带动行业创新发展。

“但不管怎么说,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要在经济运行上、在质量上见到成效。具体就要完成3个转变——从外延式发展向以技术和管理创新带动质量效益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粗放型发展向以节能环保为主导的循环经济、绿色发展转变;从制造型发展向提供‘产品+服务’目标的服务制造型转变。”专家说。

煤化工:提升技术建设示范工程

2014年以来,石油价格走低,煤化工低成本优势不再,产业存在的各种问题逐渐暴露。

由于一直以来各地方政府及企业把发展现代煤化工视为重要目标,目前“逢煤必化”的盲目发展问题十分突出。

更麻烦的是,各地煤化工项目规划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集中于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也给煤化工项目的发展施压。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要开展现代煤化工工程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升级示范,具体体现在要以提升气化技术为龙头,大力发展延伸产业链技术、低阶煤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三废”处理技术、重大装备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项目。

在项目布局上,我国将统筹考虑区域资源条件、环境容量、产业基础等因素,以石油替代产品及应急保障能力为重点,在内蒙古东部伊敏和西部大路、新疆准东和伊犁、陕西北部、宁夏宁东、安徽、两淮等地区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产业基地。

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建设一批重大示范工程,具体包括百万吨级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示范工程、合成气完全甲烷化成套工艺示范工程、百万吨级煤制芳烃(甲醇制芳烃)示范工程、20万吨级甲苯甲醇制对甲苯联产低碳烯烃示范工程、30万吨级甲醇制DMMn示范工程等重大示范工程。

预计到2020年,我国现代煤化工实现规模化发展目标:煤制油100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100亿立方米/年、煤制烯烃1000万吨~150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600万吨/年、煤制芳烃100万吨/年。

未来,在技术进一步完善、资源利用和环保水平进一步提升之后,我国要适时增加煤制烯烃产能,推进煤制乙二醇项目产业化并完善工艺技术,有序发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并做好技术储备工作,推进煤制芳烃工程化示范项目建设。

炼油:有效控制炼油总能力过剩

炼油能力过剩,是“十三五”期间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会议公布了“十三五”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炼油能力控制在8.6亿吨,年原油加工量达6亿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炼油总能力超过7.5亿吨,“十三五”末将升至9.6亿吨。即便我国淘汰产能低于200万吨/年的小炼油项目,并停建、缓建部分新建项目,2020年我国炼油总产能也至少增至8.6亿吨。然而,由于电力、天然气等能源在交通领域的推广,2020年成品油消费量预计为3.52亿吨,对应原油加工量只有6亿吨。

更进一步说,成品油消费结构将凸显“汽高柴低”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国石油经济研究院的预测,2020年我国成品油消费的柴汽比为1.41,比2015年下降0.72,这对我国“以柴油产品为主”的炼油装置带来压力。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要采取4项措施推动炼油业转型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有序推进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完善中俄、中哈、中缅陆上原油进口通道配套石化项目布局;推进大炼油与芳烃、烯烃一体化布局,按照“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原则优化产品结构。二是严控炼油能力过快增长趋势,严格炼油项目环评等审批程序,鼓励优势企业完善炼化一体化配套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水平;加快淘汰200万吨/年以下、油品质量不达标、环保能耗不达标的装置。三是优化原料结构,充分利用炼厂轻质资源,回收干气及液化石油气并加以利用,提高原料中的轻烃比例;适当发展进口丙烷制丙烯项目,合理布局对二甲苯项目。四是促进产品高端化发展,促进油品质量升级并健全油品质量标准体系。

化工新材料:有效提高行业贡献率

整体竞争力不强,自给率不高,是当下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会议公布了“十三五”化工新材料领域的发展目标: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超过80%。其中,工程塑料国内自给率超过70%,高性能纤维自给率达60%,芳纶自给率100%,高性能膜料自给率达75%,电子产品自给率达66%。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我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为60%。2014年化工新材料对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是美国、西欧地区、日本,分别占比26%、19.8%和16.9%,中国大陆排名第四,占比15.6%;从化工新材料对本国化工行业的贡献率看,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排名前三,贡献率分别为38.1%、19.1%和18.8%,中国大陆排名第六,占比仅5.1%。

从细分行业看,氯硅树脂、聚氨酯材料自给率高,均超过90%;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电子化学品自给率在40%~70%,但在己二腈、三元乙丙橡胶等高端领域存在技术空白;高端聚烯烃树脂领域存在较多技术空白,市场占有率不高。

会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从4个方面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

一是加快“空白”产品的产业化进程,重点推进聚碳酸酯、聚芳醚醚腈等工程塑料和茂金属聚乙烯、茂金属聚丙烯等高端聚烯烃树脂的研发工作,积极开发卤化丁基、氢化丁腈等特种橡胶和新型热塑性弹性体。

二是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已有品种质量,重点突破T300级、T700级碳纤维的低成本、稳定化、规模化生产技术,提升聚甲醛、PET/PBT树脂、聚苯硫醚、尼龙等工程塑料的产品质量。

三是消除上游关键配套原料供应瓶颈,加快发展己二腈、1,4-环己烷二甲醇等关键配套单体和工程塑料合金,加快己烯-1、辛烯-1等高碳α烯烃共聚单体研发工作,推进高性能聚烯烃产业化。

四是围绕下游重点领域需求发展高端专用产品,重点加快开发水性、无溶剂性聚氨酯树脂、人造板用聚氨酯黏合剂、环保型聚氨酯发泡剂等,并推进聚氨酯产品在节能建筑领域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化工技术 煤化工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