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图片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推荐图片
1 / 10

郝琳:重拾都市建筑遗忘的元素 开启生活绿产业

日期:2014-03-27     点击:223    评论:0    查看原图
乡村营建社RCDG创建人 Integer 绿色与智能设计事务所董事总监 Oval partnership 都市与建筑事务所董事总监 郝琳博士












   1、我曾经作为媒体参加过去年10月份中建院的“乡村“七”望”的论坛,对您所讲的毕马威安康社区中心项目印象深刻。该项目因地制宜采用恰当的材料与方式,包容了当地的文化在建筑中。我想问的是,现在政府提倡绿色建材下乡,但具体到项目落地时候,也产生了一些真切的困难,您认为目前的绿色建材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顺利下乡?政府提倡就地取材,具体设计师应该怎么实现,安康社区中心是否带有范例效应?
   郝琳:就我国乡村建设而言,在过去二十年间的改革开放中,骤然地脱离了各地传统的材料和建构,共有记忆消失,乡镇变成了看起来毫无差异的风景。我认为,这是极为困惑而影响深远的现象。究其原因,我笑谈是小农地方营造经济无法与佛山式瓷砖经济相抗衡的原因吧。乡村普通农人和工匠成为背离土地的农民工的逆向发展,与其生长的地域和自身的成长无法融合,这样下去,真的是毫无意义和希望。
   乡村的发展,无论是地方材料的延展创新,抑或是农创的推广与引介,实际上是要思考这个社会轻农的畸形发展症结。农人的生活不是讨,不是向人低头,不是妥协,而是谦虚地向土地弯腰,有尊严地脚踏实地、开明获利。逆向的重农和城乡共生,惟有融合“社会理想”和“产业经济”这两条腿,才能走好乡间小路。毕马威中心的理论和实践,是探索几个基本的融合 -空间策略和环境计划的紧密整合;从个人的体验和生活方式开始,进而带动公众的共鸣和产业的创新;推动更具社会意义的个体发展和社会融合。重整旗鼓的乡建,鼓励个体发展,进而转化为社区营造性的社会创新运作方式。那些所谓的小农、泥瓦匠、木工、铁匠等乡村职人,都可以在永续发展理念下巩固并拓展知识与技巧,重获对生活样式和生产方式的控制,加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和信心。永续的准则和道德也可以逐步藉由个体创造和市场经济落实,个性和自我满足也成为创新的驱动力。
   所以,我和乡村营建社在广阔乡下的运动,是从社会建筑家的角度,对抗乡村景观的均质化,去产生能将土地的记忆和特别的营造组织起来的工作。不过,参与工作的重要功能,并不仅是作为建筑物而已,还要看“人”能尽到多大的努力。
   2、目前很多绿色建筑的衡量标准往往被定义为采用多少高精尖技术,新风系统、太阳能光伏、垂直绿化等等,似乎开发商和民众也都以此为基准。在您的项目里,我看到的则是更贴近自然、人文生活的可持续建筑。您是如何看待这个社会问题的?引导正确的绿色建筑价值观的抓手在哪里?
   郝琳:同其他的领域相比,建筑家实在是被科技和时代远远抛下的一群。所以,再怎么说,我们都要认真地对待与环保生态建筑相关的科技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在新能源、创新材料、智能管理这些方面。新的建筑技术,毫无疑问地会引发新的建筑类型;新的建筑类型也会推动新的建筑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问题是,漫无章法的技术套用和环保创新根本是两回事儿。基于数学和物理学的技术本身并无国籍、文化性和地域性,因此,绿建筑的必要性、价值和魅力在于 - 在21世纪,正面地迎上我们生存和文明的基本问题,以不再落后的姿态,向前看地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向后看地尊重文化、历史、气候风土,重新拾起都市和建筑一路发展中丢下的元素,开拓未来的新局。
   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扩散到乡村,但目前很多人混淆了“乡村城镇化”和“城镇化乡村”,拆掉了村庄,修建起“似曾相识”的城市中的建筑。您认为在中国乡村城镇化的历程中,我们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政府、设计师、开发商都应该有怎样的作为,才能将这种进程引导在可持续的路上?
   郝琳:在乡村的建设中,我们首先应当清晰的是保育的原则。乡野的保育,是城乡的基本格局和底线,需要有效的政策、立法和强制执行。在这样的保育中,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乡村的历史、知识、以及她的营造,不是理论书本的问题,而是生活的真经验、真设计。乡村除了农作,也记载生命。中国的乡村,不需要什么“化”和口号,而是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入的在地关怀,谦卑地将知识、技术与人力引入农村,核心的作业是共同发掘乡村的良善与真美。
   在城市,社区、街区虽小,确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板块。以前我们学习苏联,大城市要有工业、有无产阶级,所以那些年代的都市社区具有强烈的集体化功用特征。当前的社区建设,从以前共产主义的集体社区模式,到一窝蜂地看齐欧美的生活样式,都市品质缺乏包容和开放、缺乏多样性的支持。社区是独特历史成就的生活文化,有独特个性而不同于他地。好比家庭,每个家庭都有其个性、历史和渊源,因此不能用同一个尺度去衡量每一个生活空间。好的社区营造,不但具有优良的设施,以支持机能品质,如基础设施、绿化等,更主要的是社区的多样性、创造性、开放包容和具有场所感,包括老弱妇孺每个人的归属。社区是老人问题、幼儿问题、阶层融合、福利问题、社区管理问题的基层解决和社会参与单位。 能源世界——中国建筑节能网独家采访
   4、2月底,大会组委会新增加了关于生态城市、住宅工业化以及BIM等5个议题,这也同样体现了近年业内的发展关键热词。您对绿色建筑工业化的和BIM是如何看待的,这些新生元素对我们的设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郝琳:今天,设计的工具正在同工艺性和生产性的变革紧密地整合在一起,并展现出无限的挑战和可能。类似BIM和3D打印这类的技术,因为生产流程的彻底改革、对产品构造的深层理解、整体上更为精密的加工整合等因素,所以在材料、工艺、效率、精俭、成本、生命周期等方面,必定会对永续营造和产业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加以现代智能和通讯技术的帮助,现代式作坊和手艺的多样性可能重获新生;最有趣的是,那些思考和操作电脑的属于智能和数码世代的现代匠人师傅们出现了,他们可以在有竞争力的成本内完成小型的创意生产操作。而且,有了网络,推销和分配的成本比以前大大降低了。
   5、您设计的成都太古里预计今年下半年开业,您能否谈谈这个项目具有哪些特点,我们又从这种带有地域文化色彩的建筑群落中学习到了什么?
   郝琳:太古里大慈寺项目的重要目标,从六年前的讨论和草图开始,就是企图了解所谓“都市为何”这样的概念。对于这样的工作,我心怀期望 - 她会是引发都市思考的场所吗?我认为,不论建筑的形式如何,作为都市的建筑家,都不应回避街巷这一基本问题。都市的设计,是将小民生活、人文雅致和自然哲学,转化为街巷的氛围。
   对于拆解、分离建筑,并由此赋予公共性和开放性这一点,我有十分的兴趣。非外非内的空间,本就是依循着村落的概念,呈现了比建筑更为重要的建筑群系之间的环境。比之在一个盒子的框架里策划空间而面对的界限,群落的建筑更具越界和开放性,更利于规划公众空间,进而包容社会生活、公共艺术、社区营造、环境再生、风土地方。即使是纳入城里农墟、立体农庄、都市耕作这样的边缘概念,也决然不是乡思归农,或是简单的人与大地关系的讨论,而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创举 - 都城,与人类最为基本的依存 - 农业,之间的关联。包容所生成的自然之美,以及积聚起来的社区公众意识,也许可以塑造未来之城。
   于公共空间的意义上,群落的建筑中部分私属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如此的转化也促进了私属空间的妥善经营和引发更多的可能性。
   在突破建制化的都市设计方面,好的设计是以直接面对城市、地域和公众的形式做建筑,并将市井生活埋藏在街坊和建筑的空间里。比如成都大慈这样的都市计划就是将庞大的工程拆分成几十个量体,彼此貌似,但却定义着不同尺度和城市场景的组合。群落间的那些与都市环境和文化遗存密切结合的广场、快慢街巷、花园、店铺等一系列空间和那些非线性的偶然因素建立了一个欢愉、多元化的永续创意里坊。
   今天,看着被高楼巨厦环绕的大慈太古里, 坦白地讲,我欣慰地看到了所谓“中心”的实现。当然, 也有若即若离的中国味儿。但说到底,大慈寺太古里这个都市作业,主要是为了设计生活和转换价值,而非成规与权威。
   6、现阶段您有什么正在进行的项目?未来有什么计划?
   郝琳:我目前在协同乡村营建社,领导开展武夷山的工作。项目是于联合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场地,规划和设计示范具有在地生态和农创意义的生态村建设。地段处于历史悠久的崇阳溪吴屯村。可持续发展乡镇的示范包括生态农屋、社群生态旅游、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这项计划是中国重点绿建示范项目,也是与包括剑桥大学等多个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基金会的研发合作。本项目将于2014年底落成。同时,在四川雅安,我也正在开展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的联合社区支持计画; 在四川农团乡,我也在开拓依托中草药种植的养老、生态村和养护基地计画。
   对于四十年来都生活在北京、旧金山、伦敦、台北、香港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的我来说,现在踏足在乡间小路上,迫切的是要看清楚这样一个事实 - 生活在新世代的我们,是多么地倚赖自然、田野和农人。我也是希望籍此,确立我们再次出发的起点。
   7、绿色建筑大会举办至今已经第十个年头了,您能否对中国绿色建筑事业在过去的十年的发展努力做个小结,并对未来做个展望。
   郝琳:很显然,经由这十年的努力,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是众人常挂嘴边的事情了。我个人的体会是,中国在正面地试图摆脱异域绿建评估的魔咒,而发展适合自身具体情况的体系。这是合理和正常不过的工作。同时,相关研究、示范角度和实践案例曾出不穷, 也注重了社区、乡村和都市侧面的问题,生命周期和生态大系统的思维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周边环保生态产品的研发也愈加丰富, 地区和国际间的环保合作也更为频繁和成熟。大中华地区,正逐渐成为绿色建筑、环保产品最大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区域。
   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左右着社会、环境与经济永续发展的走向,也进一步通过这样的生活与生产的关联表明了永续目标在大规模层面实现的交点途径与整合策略。永续发展的低能低碳社区、建筑设计和产业创新是将创意产业与社会和环境转型、经济发展提高都市核心竞争力联结起来的重要一环。
   如此的通过生活与产业的互动推动美好生活质素的现象,我称之为“生活绿产业”。在我国文化和政经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的时代,我期待这样的领域可以得到更为长足发展。
   8、经历过举办十届绿色建筑大会的历练,您希望大会官网“能源世界——中国建筑节能网”,做为媒体今后在哪些方面深入发展为中国色建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郝琳:洞察文明与社会,挖掘思维与典范,深度质询与剖析,多元思路与创意,国际合作与共赢。
更多>推荐图片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